我是龚淑华,来自河南项城市莲溪初级中学。我听书的感受是:
我已听完《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樊登老师从麻醉和消毒,哪一个被广泛使用?开始了解读,答案当然是麻醉,因为止疼是可见的,麻醉解决了可见的问题,而消毒看不到。由此引出对《父母的语言》的解读。
孩子的差距在三岁以前,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三千万词》,孩子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态度,不在物质条件,而在于词汇量。由此可见,父母的语言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如果能意识到父母的语言的重要,那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
孩子之间的差距,在小的时候,不可见。但如果如果父母说话非常冲,别指望孩子说温文尔雅的话。而三年级后,孩子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樊登老师解读了两个例子:
扎克八个月的时候过听觉生日,植入耳蜗,听到声音后,她的惊喜,令人感动,她的语言发展特别正常,最后读的是正常的学校,和同学能畅快的聊天,能正常的开玩笑。
米歇尔7个月的时候,过听觉生日,没有人特意和他说话,最后去残疾人学校。
这两个孩子小时候情况相同,都进行了植入耳蜗,但结果迥然不同,归根究底,不同之处就在于扎克的父母,兄弟姐妹刻意的和扎克进行语说话,而米歇尔的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妈妈和孩子的互动,会激发孩子的荷尔蒙。比如说白内障,有的孩子发现的早,视力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后来发现,较晚的,就没有视力。就是因为不用的神经元被断掉了。
共情关注,比如说你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孩子在摸床单,那不是说你让他好好的听,而是应该对儿子说,哦,你发现了床单,那我们就摸着床单来再听故事吧。父母如果能把他的感觉讲出来,就能帮助他迅速的学习。
充分焦虑。手机既不关注也不交流,所以不能把孩子交给手机。把把实际生活中的东西和你的陈述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学习能力。不要用代词,不要用这个那个他孩子听不懂。
还有轮流教育等。
樊登老师说,为人父母要丢掉手机,丢掉电视,用心陪孩子,多去沟通交流,多去亲近大自然,用我们饱含温度的语言,用我们充满爱的语言,去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我有点遗憾太晚听到这本书了,但我觉得从此可开始就是最好的时机。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就从此可开始,从现在开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往往会忽视3T,往往会觉得孩子不听话,光想把孩子带到自己的航道上,而不是顺着孩子的航道加以引导,因为,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接受新知,才更有利于孩子学习!
总之,作为父母的我们,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多去陪伴,多去交流,多去沟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