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读到一位朋友写的短文,主题思想就是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不易。自己认为还是少了些人生的斑斓。
因与其年龄不差几岁,同感程度很深,共鸣之处很多。于是把自己与朋友的生活经历,对比着涂成多条彩线和形状。把快乐、喜悦、幸福、悲伤、痛苦、不幸、成功、荣誉等,一边涂上“红橙青灰黑紫绿”等颜色,一边勾勒出凹凸曲直线条。结果不仅是相似度高,而且多姿多彩。
时代造就人生。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同龄人,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艰难日子。衣食缺乏成为常态,或多或少做着做饭、看弟妹、挖野菜、拾柴火、捡麦子等力所能及和力不能及也为之的事情。
生活困难不等于精神贫乏。经常饥肠辘辘,四处寻食。在寻求食物的过程中,心情却也不因理解父母之苦而受影响。精神既紧张又放松,行为既危险又刺激,心情也在懊恼与顺畅中变化着。这个纠结、难忘的一段时光,最终被涂上了红色,理由就是快乐的成分多,偶有忧愁悲伤的情绪出现,也会很快消失。几十年脑海里不忘的总是开心快乐。
上小学时,自己最期待的是老师讲评作文。在那个年代,人们关注的是政治,学习考试都无关紧要,读书无用的氛围很浓。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很是放松,只要能认识字就行了,不看重作文。自己喜欢看书,看完就喜欢给别人讲,讲完就想写点什么。所以,作文课堂上最开心。
那时,父母亲经常给老家写信。母亲相信哥姐,说着让他们写着,有好几年轮不到我(后来都是我写)。于是,就给发小们写信。开始是几句话,后来越写句子越长,话也越多。看着她们不成句的回信,开心地大声念。没有把那些“信”保存下来,成为遗憾。那段日子毫不犹豫地涂上了重重的红色。
自己的童年时光,用颜色来形容,应以红色为主。有红就有黑,人生不可能没有黑灰色。生命曲线有高有低,自己的人生线条也有低洼和直线。
自己是个乐天派,连童年时光也只记高兴的事,只记有挑战性的事。淡忘那些不快与伤心的事。灰暗的色彩,都是那些长辈们、发小们忆苦思甜时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也许,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这样,用阳光遮住黑暗,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