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 山水凡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8-08 22:47 被阅读0次

最近一直在了解香格里拉的有关信息,在读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张俊的《一个吉祥如意的地方:寻秘香格里拉》后,得知“香格里拉”一词,最先源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创作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时,便有了要读这部小说的冲动。

前两天,从市图书馆借到一本由吴夏汀、朱红杰共同翻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观看奥运赛事的空隙粗粗地读了一遍。

据了解,詹姆斯·希尔顿的这部《消失的地平线》,于1933年4月由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首次出版。故事缘起于一次惊心动魄的意外之旅。1931年5月,由于战争的缘故,人们正在将平民从巴斯库尔疏散到白沙瓦。而碰巧聚集在一架小型的为某个印度邦主打造的“政府班机”中的四个人,却经历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长途旅行。

四名乘客分别是,东方传教士罗伯特·布大克罗小姐、美国人亨利·巴纳德、英国领事赫夫·康维和副领事查尔斯·马林森上尉。他们没能顺利地从瑞士的巴斯库尔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反而在经过长时间的高空遨游最终在凌晨一点半,降落在渺无人烟、风暴肆虐的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

他们在香格里拉经历了种种离奇事件,命运将这四个原本不同背景的人捆绑在一起。小说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充满了神秘和美好。

小说中还表现出强烈的生态意识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别是通过主人公康维的视角,体察和欣赏自然之美,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香格里拉这个名字也因这部小说而名声大噪,成为世外桃源、美好、幸福的代名词。

詹姆斯·希尔顿(1900—1954),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1900年生于英格兰,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933年出版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立即引起轰动,此后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并引发持久不衰的“香格里拉热”。他另外的作品还有《没有甲胄的武士》《再见,奇普斯先生》等。

詹姆斯·希尔顿创作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灵感,源自当时约瑟夫·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探险记述和照片,这也成就了“香格里拉”的美丽传说。

相关文章

  • 消失的地平线

    “空气格外清新,像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每吸上一口都异常珍贵。人们必须有意识地用力呼吸,开始的时候有些不适,但...

  • 《消失的地平线》

    第一次读是高二上期,只觉得小说着实太迷人了,译者用的微妙言语甚是令人慨叹。彼时许是康韦的冷静却懒散太和我口味,是以...

  •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文/陈江 接近年末,忙碌的工作总算要告一段落,归家的心不免开始躁动起来。因为是物流行...

  • 《消失的地平线》

    这本书是在去云南旅游的时候,看到介绍写到,是詹姆斯·希尔顿在看过香格里拉之后写出的小说。本就对香格里拉充满憧憬,所...

  • 《消失的地平线》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

  • 消失的地平线

    天空碧蓝如洗,午后的明媚阳光先,有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他飘来,仿佛一下子就把他余下的氧气从肺里吸了出来。 ————《...

  • 「消失的地平线」

    书本身叙事十分流畅,有几分引人入胜之感,可这掩盖不了那种骨子里的白人至上的酸腐味道。书里塑造了一个让人长生不老的令...

  • 消失的地平线

    现在形容高楼的视野,都说能看到“城市的天际线”。为什么不说能看到“城市的地平线”呢?原因我想是很简单的:因为...

  • 消失的地平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但是只要活着,生活就得继续。

  • 消失的地平线

    算是英国版的桃花源记吧。 但陶渊明知道自己要什么,桃花源的理想状态与实际文化也高度统一。 这部作品的作者显然心中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失的地平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yh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