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学管理出身,又读了不少书,又曾在讲台上叽叽歪歪的几年,想是对管理有点见解了。想起当年大一学管理学,教我们的也是个一知半解的老师,哐哐哐一顿满堂灌,每天笔记不辍,一学期下来,虽然得了个优,但是脑子终究没留下来啥。后来研究生入学时,又过了一遍管理学,总算记住了管理的职能,再加上后来断断续续的阅读,总觉得自己人模狗样的知道点啥了。
后来接触管理工作,忽然发现,书本上说的完全不可靠,压根儿管理者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倒是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东西,成为了关键。这个素质,我把他称为核心素质,也就是最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判断。
诚然,管理者当然需要广博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嗅觉,坚毅的性格,但当把所有素质纳入一个体系下评估,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判断。
这里的判断,不是简单的名词,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以及常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决断。
这么说不太明白,举个例子,作为管理者,每天面对的问题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事务类问题,一类是决策、决断类问题。事务类问题,一般可以按照既定规则、经验、制度运行,甚至与信息系统结合后,甚至不用人工,就能把一些问题处理掉。而第二类,决策、决断类问题,才是管理者成熟与否的关键特质。
作为管理者,你面对的环境是复杂的,你面对问题是全新的,你可以想到的经验是陈旧的,不适用,甚至你昨天对同样的事情做的判断,在当时当下都是不成立的!怎么办?!你所依靠的,只有自己,依靠自己逻辑思维和判断体系以及直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管理者,他的成功和优秀无法被复制,因为,这种技能不是知识,不是你能够“学习”的,不是你通过了解前因后果就能够自然而然得出判断的,不是通过表面的因为所以能够得出的! 如果说知识和经验是解决既定问题的,那么判断则是解决未知问题的。我们可以把出现的事情及其解决办法纳入知识的范畴,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案例,但是未知的问题怎么解决?这只有依赖于管理者的判断,或者说判断力。
诸多人士认为时下国之教育的失败,核心在于,没有培养出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试想,若一个青年受过超过十五年的教育,最终依然对微信上的段子盲听盲信,其实挺悲哀的。但却合乎逻辑,一群整日思考的是怎么记忆和不断复制的人,怎么能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又怎么能够有自己判断力?没有判断力,旷论管理,在所有关键学科关键领域都会遇到瓶颈。
目前的现状,只能是部分觉悟者在自己成长的后一阶段猛烈补习相关内容,而我们见到更多的,确实很多有所成者却不是现行教育系统培养的,而是自学成才,通过个性的成长过程,培养了自己卓越的判断力。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鄙视“知识分子”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