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逼自己一把
精进第三篇-即刻-65-w10

精进第三篇-即刻-65-w10

作者: 小米女_水草萍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16:27 被阅读0次

最近一直在刷题啃专业书准备考试,说来惭愧,虽然从2月就开始看《精进》这本书,到今天也才看到第三章。我真是将“精读”进行到底的“典范”,哈哈!

之前看完前两章时,心里是有点纳闷和不解的:精进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喜欢和赞扬?前两章确实有新颖别致之处,不过,要说和现在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还是有差距的。直到今天看完第三章,我逐渐在心里认可《精进》的地位。

参加BB群以来已经有两个来月,每个星期都有交读书笔记,但我之前一直对交的这些个读书笔记非常不满意,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虽然我知道自己不行,可是我不知道要怎么去做才能提高读书笔记的写作。而《精进》给我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

即刻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P082

我们总是担心得太多,而行动得太迟,甚至都永远开始不了。太多时候,我们生活于等待中,沉溺于想像中。我们不仅成为不了行动上的高人,甚至都成为不了思想上的矮子。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精力、脑力去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自己的不得志、抱怨他人的不配合、、、、、、唯独忘记了开始行动这件事。不管是1年后、5年后还会10年后 ,你还是那个你,增长的唯有年龄和脸上的皱纹。所以,开始行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即刻行动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

最小化可行产品

既然行动开始,如何开始呢?必然要从小事开始,方能尽快进入角色。那应该是一件什么样的小事呢?不得不提到"最小化可行产品"这个概念。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茶您,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P083

我所理解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一个初级而又五脏俱全的作品,一旦该作品生成,立即投入市场,并积极收集市场中用户对这个作品的所有正面、负面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优化,再次投入市场。这就好比是我们的读书笔记,写完后立即投稿,为了有更大的市场,更多的用户反馈,我们可以多投几个渠道。根据留言(反馈)信息,既可以将我们的笔记优化后再次更新,也可以在体现在下一次的笔记中推出。

对于个人来说,Ta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有哪些东西呢?

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阅读一本书后,对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使用绘画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P085

分层处理

在确定了自己要完成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后,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同时有多个"最小化可行产品"需要完成。这个时候我们进入了"多线程工作"状态。各项任务在发生"任务转换"时不可避免 的会形成"转换损耗"。

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任务A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 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二是做B的时候需要对B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B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P092

昨天无意中看到蒋欣接受采访时说,她在刚欢乐颂2时,因为距离拍摄欢乐颂1的时间比较久,而且中途拍摄了其他的影视剧,一时难以进入状态 ,为了找回樊胜美的感觉而选择对着1中的视频去模仿。这个 转换损耗还真是不小。

对于普通大众的我们而言,要降低转换损耗,可以考虑对不同的认知类型的工作进行分层处理。

认知类型指的是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我们处理语言文字时是一种类型,进行视觉图片时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时是一种类型,判断空间和位置时又是一种类型。--P095

比如,我在写这篇读书笔记时,就借鉴了这种方法。把读书笔记的完成分为几个步骤:1、核心论点:如何即可开始完成一篇读书笔记。2、逻辑架构:即可行动-最小化可行产品-分层处理-三行而后思。3、补充自己的想法、经历、案例。

因为是借鉴Photoshop绘图的过程,这种方式也称为图层工作法。

一旦确定事件的各个图层,就需要集中精力处理相同性质的工作。之前我从来没有使用过这种方式去写一篇文章,这次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做到集中处理一个图层再进行下一层。

三行而后思

啊哈,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问题了。果然行动应该先于思考啊。

最后就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反思。

反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1、每件事情完成后都可以做反思(复盘)

之前因为懒惰等各种原因,总觉得大事、要事才需要去复盘,可是我们怎么去判断什么事情才是大事、要事?如果没有 平常小事的复盘练习,在真正遇到 大事、要事的时候,真的能做对复盘,做好复盘吗?更可能的结果应该是蒙圈不是吗?!

2、保证及时性

距离一件事情发生时间越久,我们就越容易遗忘,即使记得那件事情,具体的细节也很容易就产生扭曲。我有时候没按时写日记,即使只是推迟1、2天,之前很想记录的事情都很难再现,最后很可能就是遗憾不写了。

3、梳理反应链

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P108

4、关注意外现象

有意外,必然是先有预期(认知局限性)。关注这些意外,可以发现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性。时代不断发展,很可能5年以后,我们现在的认知就无法好好应对那时候的世事了,我们始终需要保持一种开放而谦虚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局限性和评价新生事物。

花了一下午来完成这篇读书笔记。虽然还是不算满意,不过,我已经行动了,不是吗?欢迎大家给我反馈。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相关文章

  • 精进第三篇-即刻-65-w10

    最近一直在刷题啃专业书准备考试,说来惭愧,虽然从2月就开始看《精进》这本书,到今天也才看到第三章。我真是将“精读”...

  • 精进-即刻行动

  • 精进 即刻行动

    人的思想总是落后于行动,心理总是会有负担,准备总是不可能完美,所以早些实践也很可贵,在实际中学习经验,用经验调整理...

  • 精进「即刻行动」

    welcome 我是二狗君,一个宅到发霉也要坚守在家的人。所以没事我就听听音...

  • 精进,即刻开始

    主题:精进,即刻开始 字数:722字 今天匆匆利用碎片化时间刷了一遍采铜老师的《精进》一书,书读得多了,会越发觉得...

  • 《精进》| 即刻行动

    1.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2.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

  • 《精进》03 即刻行动

    《精进》采筒 第3期 日期8/21————————03 即刻行动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印象深刻的部分 ...

  • 《精进》给我带来启发性的几点总结

    本文阅读时长3分钟。 即刻行动,我在精进的路上等你。 《精进》这本书凝练出的关键字词为:即刻行动,在做中学、最小化...

  • 「精进」​-即刻行动(一)

    最有效的,是即可行动 01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一件看上去很难的事情,...

  • 精进036——即刻行动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动之前树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第三篇-即刻-65-w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an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