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车行瞥见一草堂,便印入脑海,春末夏初的光景,不能远行,便前往草堂,一睹芳容。
草堂行对草堂的好奇,明显出自“杜甫草堂”的缘由。记得当年去成都,第一件事就是看老杜的“茅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杜老垂暮之年,尚怀忧国忧民之志,不由不让人感慨落泪。
成都的草堂,60块钱的门票(这一晃也有十来年了),为的是缅怀那一份崇敬景仰之情,为的是体恤古人生存的艰辛,更为的是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历朝历代昏君庸民不少,但人类前行步伐不停,如今的我们已身处钢筋水泥的丛林。
此刻的草堂,没有门票,竹篾的屋顶下简陋的柴扉里,却是人们喝茶吃饭休闲聊天的天然氧吧了,木质的走廊曲径通幽,自然长成的树木浓阴密布,给春末的高温带来许多清凉,曾经的乡间草堂,成了人间天堂,来此闲坐成了都市人难得的享受。
草堂行 草堂行
案头放着一本《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又赶上瞎扯了,草堂与杜甫,缘分哪。显然,乡间草堂比杜甫草堂喧华热闹多了,只是没有茅草顶,我知道,现在装修建造茅草屋顶是件极奢侈的事情,经过防腐处理又能抵挡风雨着实不是一般百姓能用的茅草了,所以恐怕老杜的草堂也是现今文人向往的处所了。房屋不仅风雨不动,一般地震也就晃了两下,算是安如山了。更令杜老死不暝目的是如今小儿,再不扯老人的家当戏耍,吃穿不愁的老人只可惜鳏寡孤独居多了。不过“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愿望算是实现了。
草堂行 草堂行说实话,我也奇怪,这种草堂建筑比起钢筋水泥幕墙玻璃,确实能让人安静、放松从而激发文人的灵感,这大概也有建筑传递给人的感受的不同吧?还是文人付予不同环境以不同的感受概念呢?刚好我学了文理兼有的学科,又进了文理兼容的工作单位,于是理解这个问题似乎不难了。演绎、归纳到比喻,其实在房屋进化到建筑的进化过程中,以文化的形式以材料为载体都渗透了进去,且日趋强烈,尤其比喻之隐喻。
由此,今日之草堂已远非昨日之草堂了。这便是历史,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前些时日听了些个文学博士们的讲座,似乎耳朵刮进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最后两句由感而发。文以载史,史以正文,当然,很多经典的建筑也让历史得以流传,历史也赋予了建筑以灵魂,给了文人以想象。
草堂行 草堂行文字越来越少了,都被图片取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