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不过是在驯化自己的内心,平静地接受外物从而达成内心的宁静”
____题记
《悉达多》是现代德国作家黑塞的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印度青年悉达多曲折的修行故事。在本书中,作者构思巧妙,他把释迦牟尼的名字悉达多.乔达摩一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悉达多是求道过程中的佛陀,乔达摩则是修道成佛后的佛陀。
黑塞真不愧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骑士”。文笔清新脱俗、整篇文章洋溢着诗情画意。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引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哲理故事。把艰涩难懂的佛教学知识用流畅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美轮美奂、哲思深刻而引人入胜。
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看了很长时间,中间几度放下,然后重新拿起,几经循环,终于读完。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能带着你一起思考,一起迷惑,一起顿悟的小说。读后,觉得跟王阳明倡导的心学类似,都是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知行合一”即“你的灵魂就是整个世界。”
本书主人公,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5-前486年。
悉达多出身高贵,智力超群,仪态万方,能带给身边所有人快乐,唯独自己感到不快乐,尽管博学的父亲和祭司等教给了他许许多多,却不能教给他“自我的特性和本质”,不能让他内心平静,别无所求。他的内心有更远的路要走,所以他必须去寻找自我,体验自我。他的目标是“摒弃苛求,摒弃愿望,摒弃梦想,摒弃乐与苦,摒弃所有的一切,以实现自我消亡,达到无我的境界,为变得空空如也的心觅得安宁。”
为了寻求自我,达到解脱人生之苦的目地。悉达多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他认为人身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7天只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棘上。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他转而追随佛陀乔达摩,希望获得他的指点。然而他发现:佛陀之所以找到摆脱死亡之道,是他“通过思索、通过禅定、通过认识、通过证悟所获得的。不是通过讲经传道!”于是,他离开佛陀的林苑,没有返回家乡,独自走向通往自我的路上,走向大城市,走向名妓珈玛拉的林苑体验真正的世俗生活。他学会了经商、性爱,品尝了财富、肉欲和权势的滋味。日复一日,他发觉自己已被俗世俘虏,恰好变成了他自己鄙视的那类人。他被这残存的自知折磨着,越是堕落越是自责,越是自责越是堕落,他甚至成了热心的赌徒、冷酷的商人。终于他再也受不了了,不告而别,来到林中的河边,绝望到要溺死自己,却在这样做的时候猛然醒悟,生命怎能如此轻易遭受毁灭?此刻的他突然顿悟,感到虽年逾不惑,却像个出生的婴儿一样,又能重新认识世界了。于是,他找到曾摆渡过他的船夫维酥德瓦,跟他学习驾船、聆听河水,两人一起过得充实而快乐,却在意外重逢伽摩拉及他的儿子时打破。伽摩拉因伤去世后,小悉达多并不喜欢他这个亲身父亲,不管儿子的态度和行为如何恶劣,他都选择宽容和忍耐,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儿子,他很痛苦很失落,回想起了被自己抛弃的老父亲,不正是因果循环吗?
“任何体验如果未达到极致并终归寂灭,都会重新出现,而且会再度经历同样的悲哀。”历经艰难困苦、声色犬马和人伦情爱后,他进一步聆听河水并和维酥德瓦互证真理,终于了悟时间非真实的存在。显然,这一了悟绝非仅仅出自对河水形态万变、本质恒一的观察,这一了悟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当下,社会浮躁,人心纠结,人生之路迢迢。人人都行走在一条寻求自我之路中,有的人一面走一面抱怨,而有的人则在崎岖不平的弯路上越挫越勇,锻炼意志,磨练内心。在所有目标可望不可即的焦灼和渴望中,内心逐渐变得通达,从而渐悟人生真谛,找到真我。悉达多的求道修行之旅,正也是通过从痴迷到质疑再到了悟从而达成圆满的。
人生即是一场修行,心灵因修行而圆满。或许这就是本书的真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