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我有他有,大家都有。
思维的bug,人人都有!
这么说明显的展现了一个bug。
人人都有?我能了解所有人?但你也不了解所有人,你凭什么否定?既然大家都不能确定或者否定的事,就天马行空随便说咯。
思维的bug,说说刚刚记起的两次。
一次是李亚男,我直接望名生义,看着像男人的名字以为是男人,后来才知道是女人。还有一次是余男,一直以为是男人,没想到是女人。有的演员,没有看过她们的作品前,第一次听说她们的名字,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当时总是要怪别人名字起得不好,既不好听又男性化。
后来看到一出戏,某人物有句很熟悉台词:想不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人!一个仿似很熟悉的人,之前对他好像很了解,很有把握的。原来,原来都是自己的臆想啊。别人虽然藏的深,但脱口而出的惊讶,接触而不能有所洞察,也显得自己智商很低呀。
爱人等于爱自己,怪别人即等于怪自己。从此之后,就不轻易怪人名字不好了。
回顾以上的经历,就有了这样的疑问:别人的名字难听关我啥事呀?为啥自己有不爽的感觉呢?
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臆想。
自此,我就开始留意起自己的这个毛病,还真不少,屡犯难改,看来积习已久。
自己有这毛病,别人有吗?于是留意起他人来。
还真发现了。
下面是身边的例子改编——虽是改编,但是本质没变。
滴滴司机:你好!我已经到了学校门口。
打车女神:我就在门口,怎么不见你?(疑惑!)
滴滴司机:我在门口某某处。你看到了没?
打车女神:没看到,都看遍了,没看到。你是不是没到呀?(着急)
滴滴司机:我的确就在学校门口啊。(委屈)
打车女神:那怎么不见你?
某人提醒:这学校有两个门口。
一场误会终于化解。
但总有“误会”不断发生着,有的当事人可以当时就洞悉并解决了问题——
男神去接女神,到了女神房子附近,打电话给女神问路。
男神:我现在到了某某路,该怎么走。
女神:你现在走某某米然后右转。
男神:你看到我了?
女神:没有。
男神:那你怎么知道我往哪个方向?
女神:是哦
文字看起来是否生动要依靠想象力。想象力不丰富可能看着比较乏味。接着看看不用想象力的剧集。
女:那你的恋人要埋怨你了哟。
男:您也太老气了吧。现在大家都用女朋友那个词呢。
女:我不知道你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才会为了关照你故意用恋人那个词。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936669526702309376"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AWeTOkdKo3AmWhtmv5tZXxGNEialPgJS5kbEicPyM4CEfEg8OLzOLjicSkoID1R1IJyEoWfptWgOKBDCIwTbibGzWg%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uto=0&vid=wxv_936669526702309376" width="677" height="381" data-vh="380.8125" data-vw="677" scrolling="no"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s://mp.weixin.qq.com/mp/videoplayer?video_h=380.8125&video_w=677&scene=&random_num=398&article_title=%E6%80%9D%E7%BB%B4%E7%9A%84bug%EF%BC%8C%E5%89%AF%E6%95%99%E6%8E%88%E4%B9%9F%E6%9C%89%E3%80%82&source=4&vid=wxv_936669526702309376&mid=100000034&idx=1&__biz=MzI1NjE5MDgxNg==&nodetailbar=0&uin=&key=&pass_ticket=&version=&devicetype=&wxtoken=777&sessionid=svr_b4cc14384a7&preview=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width: 677px !important; height: 381px !important; overflow: hidden; top: 0px;"></iframe>
从遣词中看到女主精细的思维。
男的最后的那一阵颤栗将无知装扮得多么多爱啊。
上上面的例子中,男神的思维看起来也算有弹性,但一样会犯这样的毛病。
男神:看,这车停在了路上,人站车边不动,车来车往,多危险!
直男:是呀,很危险。他们没有意识到。
男神:视频最后肯定撞了。
直男:可能就一直是这一段内容。
男神:噢,没撞,警察来了。
莫非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应该这样”的印象?
也没啥大不了的,即使例如著名的主持人孟非,也会在翻车这里。
孟非:你说你还挺感激那个
师师:经理
孟非:我假定那位经理大哥今天晚上在看我们的节目,你有话要对他说吗?
师师:她是姐姐
孟非:啊……
孟非那表情尴尬得。看视频感受下吧。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936527328472088576"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AWeTOkdKo3AmWhtmv5tZXxGNEialPgJS5iaw29otVd5WVF8JBqtZUPMJG32P891VAPL1AfWqeDwsKTxm9rBH4QCQ%2F0%3Fwx_fmt%3Djpeg"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1920" data-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uto=0&vid=wxv_936527328472088576" width="677" height="381" data-vh="380.8125" data-vw="677" scrolling="no"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s://mp.weixin.qq.com/mp/videoplayer?video_h=380.8125&video_w=677&scene=&random_num=398&article_title=%E6%80%9D%E7%BB%B4%E7%9A%84bug%EF%BC%8C%E5%89%AF%E6%95%99%E6%8E%88%E4%B9%9F%E6%9C%89%E3%80%82&source=4&vid=wxv_936527328472088576&mid=100000034&idx=1&__biz=MzI1NjE5MDgxNg==&nodetailbar=0&uin=&key=&pass_ticket=&version=&devicetype=&wxtoken=777&sessionid=svr_b4cc14384a7&preview=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width: 677px !important; height: 381px !important; overflow: hidden; top: 0px;"></iframe>
主持人犯错很丢脸?是人就难免犯错,很正常嘛,何况是即时反应。
不过接下来的这位,真的很想让他上“吐槽大会”当主咖。
出场接受吐槽吧。
感受一下这封面。666!
躲过了推荐的诱惑,没躲过“11种以物识人方法”。
翻阅077页,“线索”,就从这里开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1419/dd7befb943434c8c.gif)
很不幸,刚进入主题,就发现作者作者犯了一个自己在“前言”里指出的错误——仅凭一条线索就得出结论的判断失误。
反正我是将这些“风格类似”的作家们当作一条线索的,而不是将他们分为A、B、C、DN条线索。
作者在新朋友丽莎家里“注意到她床边的那个整洁小书架上有许多作家的作品,如A作家,B作家,C作家,D作家以及一些其他作品风格类似的作家 ——这些都表现出她是一个思想广博、有想法的人。”
这里的推理有3个问题:
-
书架上的书虽然多,但买书的人未必都会看完。像我这样的人就是,书买来基本都是摆设用的。请问,作者是依靠什么来推断书架上这些书丽莎都看完了?
-
假设丽莎将这些书都看完了,难道一个人仅仅看书多就会成为一个思想广博、有想法的人?书呆子有没有?我在网络上看过不少号称读书很多,却没有什么思想的人。作者是怎样仅仅凭丽莎书架上的书多,就来推断她将这些书都看完了,并且很好的吸收了,成为一个思想广博、有想法的人的?可惜作者只有结论,没有推理过程。
-
就假设丽莎就算看完了,并且吸收了,但书架上的书都是些“风格类似的作家”的书,丽莎怎么会因此“思想广博”了?“有想法”倒是可能的。
在三个疑问都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作者就得出“这些都表现出她是一个思想广博、有想法的人”的结论。莫非作者“以物识人”靠的是猜测?
接着作者发现“有一本书被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这本书被单独放在一个小平台上,就像放在书架上面的一个小神?”然后作者得出结论:“它不是遗留在那里的,而是被故意放在那里的。”
要说这本书是被故意抽出来的,可能性是接近肯定的。但要说是被故意放在了一个小平台上。这就太武断了。举我的例子,有时看书突然人有三急,就将书随手一放,然后就上厕所了。上完厕所,又被别的事情吸引,就做别的事情了。那本随手一放的书就一直被放在那里。或者其他的事情而将书随手放下的情况也有。这能算是故意放在那里的吗?要说有意识的,我肯定觉得那是书可以放的地方,不会是垃圾桶呀水桶或者会弄坏书的地方。要说无意识的,那肯定是没有选择的,只要是能放书的地方,不会将书弄坏的地方都可以。
作者不但记忆力好,在“丽莎磨咖啡豆时,途中很快环视了一下卧室。”就记住了好几个作家和其他3个人以及一本书的名字——毕竟这几个作家的名字都不短: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D.Salinger)、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查克.克洛特斯(Chuck Klosterman)、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其他3个人的名字累我得都不想打出来了;而且博学,知道这些作家的作品“风格类似”。
说了作者很多问题,那么自己学到了什么?看书毕竟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挑别人的毛病的。
有的,在挑毛病的过程中就等于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一回。
不但如此,还明白到自己思维严重固化,非常刻板——我一直认为出书的人必定水平要高,原来是我不经了解臆想的偏见——现实纠正我的认知——这样的逻辑水平也可以出书的——还是推理书呢。
最后,附上郭德纲和女主持斗嘴的视频。乐事也!
女主持喊郭德纲:姐夫
郭德纲:你说的是哪个姐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