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中学时代一篇文章里有个好玩的片段,什么地方你走得越远离得越近,什么人你离得越近走得越远。前者的答案是故乡,后者的答案是母亲。
走出半生,归来是不是少年不知道,但故乡从此真的只有冬春,再无夏秋。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恋家的人,直到那年在西安看到沿街的店铺都开始售卖起速冻饺子,许多餐厅已经早早挂出各式馅料的饺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4428/2f245e1b85f23d72.jpg)
那时我是收银员,有个女人来买了两大袋速冻饺子,牵着两个小小的孩子。
“妈妈,我要吃巧克力”。男孩子指着货架上一盒德芙说。
女人看了看,选了几块,告诉他说只可以吃一块,其他的要拿回家做蛋糕。
女人结完账后,麻利的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我突然有一种落寞,小时候母亲很少带我逛街,只是在要去镇上的时候问我想要什么,她回家捎给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已尽力满足我的要求,有时候是一本作文书,有时候是一条手链,有时候是一根肉肠。
我原来是那样被母亲宠爱的孩子,但是成年之后,却如此狼狈谋生。
下班之后,街上有些雪花已堆积。投过玻璃窗,我看到很多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男人们忙着喝酒,涮肉,女人们一边拉家常一边盯着身边的孩子。
那时我格外想家。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开始想念母亲的笑容,想念儿时放学回家时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想念每次回家时母亲给我做的小笼包或面条。就连我和母亲一起去的那个商店阿姨,也在回忆里变得可亲……
可眼下,我是什么也没有的,只有自己孤独的挨。忍不住在收银台旁边感慨万千,又不得用微笑的假面面对顾客。
我竟开始想念家乡,想念那个无拘无束的环境,自由自在的自己。
坐公交车抵达住所后,我在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兴许是无聊,又或者不想回到那个只有自己一人的狭小出租屋,我的视线和脚步很快在一家餐厅前停留。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4428/1ac707b6436881f5.jpg)
“今日特供,牛肉芹菜水饺,仅售20”,用彩色粉笔写的广告在风中孤独的站着。我站在店门口,已经闻到一股香味。
进去,到点餐处,问还有没有别的水饺,老板说今天吃水饺的人特别多,只有这一种馅了。
等我找地方坐下来,用汤勺舀起第一个水饺时,母亲的电话打了过来,问我有没有吃水饺。我才知道,原来今天是冬至,原来我离家已经快大半年了。
看着空荡荡的餐厅,沿街飘落的雪花,突然觉得有点孤独。但母亲的声音让我觉得熟悉又温暖,至少,远方,还有挂念我的至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个飘雪的冬至,我体会到了。
过完年,再去西安,不几日,元宵节到了。公司给每人发了福利,是一袋汤圆。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4428/7887905cc628c21e.jpg)
租的房子不能做饭,就把汤圆带回去给了邻居。没想到,她煮好汤圆,还盛好一碗,给我端来,白色的汤底上浮着争先恐后探出来一个个小圆球,竟有些不忍心开口吃。
推辞不过,我舀汤圆放到嘴里,甜蜜软糯,芝麻和红糖的香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仿佛一群味蕾在跳舞,快乐的精灵包围着我。心满意足吃完汤圆后,她客气的回了房间。
洗漱好躺在床上,好友的微信发来,“元宵节吃汤圆了吗”,我回,“不太喜欢但还是吃了”。“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汤圆,生活要有仪式感,照顾好自己呀”,隔着屏幕,仿佛看到她的笑容与叮咛。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4428/49b1abe4ab149ae9.jpg)
一晃毕业几年了,曾经的朋友和同学已经渐行渐远,有些从高考之后就再无联系。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吃饭,去对方家里玩,看彼此的藏书,聊聊少女的心事。日子美好又纯粹。
工作之后,见过的人越多,经历的事越驳杂,就很难对人敞开心扉,更难把人当朋友。
在每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孤独无助的瞬间,我都很想念那些青春里彼此陪伴的朋友。
我对家乡是没有概念的,直到我去了他乡。我开始怀念家乡人的纯朴,怀念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怀念学校门口的树木和花朵,怀念母亲做的饭菜,怀念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甚至怀念邻居那个调皮的小孩……
但我是在异乡的孤独中,怀念这些平日里不以为意甚至感觉有些庸俗的日常的。好像因为分别,连带着故乡的一切都变得特别,但孤独难免比平常剧烈。
不过,所有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聚吧。希望可以多努力一点,早日让自己与家乡相聚的日子,长一点,再长一点,感受故乡的每一个春夏秋冬。https://www.jianshu.com/p/20ff334ca619?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