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倒掉昨天沏过多遍的茶叶,简单的将杯子涮洗一遍,又倒入几片新的茶叶,接满水,端坐桌前,开始敲击键盘码字。
杯中的茶叶有的落在杯底,有的直接上浮,依附在水杯的滤网处,然后待茶叶被水完全浸透,开始逐渐一片一片的下落,在这个过程中,偶有杯底的茶叶继续上浮,直到触到上边的滤网。
看到这一切,我若有所思: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起起伏伏间,我们都被岁月这杯开水烫得不轻。
人人生来平等这句话只是在法律上是行得通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完全一样,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而有的人一出生就面临困境,身有残疾也好,家庭贫寒也罢,总之,与那些达官贵人的孩子相比相差甚远。就像茶,同样是茶,但是产地不同、收获的季节不同,甚至采茶人不同,身价就会大相径庭。有的茶叶几十元一斤,而有的却成百上千,这其中的差别在哪?我品茶不多,对茶更没有研究,所以不得而知,但是想着总该有些差别吧。
茶不同,喝茶或者品茶的器具不同,可能感觉也就不同。我有一位不太熟悉的同学经营者一家茶叶店,说是同学,因为确实是同级的;说是不太熟悉,是因为不在一个班,只是偶尔在同学聚会上见上一面,而到他的店里喝茶也仅有一次。但是这仅一次的喝茶机会也因为一个紧急会议而中途离开,可以说还没来得及欣赏茶叶店的布局,就草草了事,更不用说品店里的好茶了。
懂茶之人喝茶一般不叫喝茶,而叫品茶。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因为不懂,所以不再班门弄斧。我喝茶一般是用玻璃杯,如文章开头所说,随便拿些茶叶放在杯底,盖上滤网,直接在饮水机上接水即可。而喝茶时更谈不上品,别人品茶有很多步骤,什么汤壶温杯,什么观茶闻茶,甚至还要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然后才是细细去品。咱就不一样了,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就像自己的性格一样,是拿起水杯就喝,有时口渴难耐,甚至可以一饮而尽,根本没功夫去品。
待杯中的茶水喝的差不多,茶叶也就随着水位的降低逐渐下沉,此时的茶叶就不像在有水的时候那么舒展,而是变得折折皱皱,但是若是再续上一杯,不大一会儿,茶叶就有恢复了原来的舒展模样。人生亦如此,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可能处于顺境之中,是万众敬仰的明星大腕或者腰缠万贯,说不定哪天会出现一个“什么门事件”,就会让你身败名裂,甚至倾家荡产。当逆境来袭时,你是积蓄力量等待东山再起,还是偃旗息鼓从此一蹶不振,最后的结局将会有天壤之别。
处于顺境之时,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处在逆境之中,也要有东山再起的准备。就像这杯茶,续上一杯水,说不定刚好是茶香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