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愚子读《论语》十八

愚子读《论语》十八

作者: 公子小白ahan | 来源:发表于2017-06-29 10:57 被阅读0次

    愚子读《论语》十八

    儒家思想推崇“修己治人”,尤其强调个人修养。而个人修养最需注意的是控制自己的脾气,动不动喜欢发脾气的人,往往是无能的表现,心中只有不满和愤怒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掌握上进的技能。

    《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就指出了这个问题。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辩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跟随孔子游览舞雩,问到:“请问如何做到充实自己的德行修养、去恶为善、减少疑惑呢?”孔子回到:“这个问题问得好。辛劳在先,享乐在后,这不就是充实自己德行修养吗?遇事多躬身自省,不去指责别人,这不就是去恶为善吗?遇事不沉着冷静,不顾及自身和亲人的安危,这不就是困惑吗?”

    一言蔽之,孔子其实是告诫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能轻易发脾气,这样不仅有损德行,轻则招致侮辱,重则有杀身之祸。“先事后得”,做事不能不付出或者少付出就想得到很大的收获,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期望值,就怨天尤人,这种行为想法就是无德的表现,是要不得的。“修慝”中的“修”是指“祛除”之意。“慝”是指“恶”,指一切不好的行为和想法。人与人之间应该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遇事多躬身自省,不去指责别人,这样才会远离怨恨。“惑”是指困惑,人的困惑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欲望”带来的困惑,欲望多了,“困惑”自然也就多了。故理学大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消除一切不符合天理的欲望才能减少困惑。另一方面的“困惑”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脾气带来的。一旦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人一冲动起来,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自己和亲人,这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为了一点小事,不顾及后果的去与人拼命,从而酿大错,连带亲人与朋友受罪。

    故孔子指出,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是修身进德、祛恶扬善、减少困惑的一种好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愚子读《论语》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lm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