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好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之路

走好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之路

作者: N4175崔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10:14 被阅读0次

    历时二十天的国培结束了,虽然面对紧张的疫情防控形势,从时间利用和工作安排上比以往更艰难,但是由于学习内容的丰富精彩和全程的组织有序,让我收获满满。下面只结合其中一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以《走好“落实核心素养”学校教育之路》为题,简要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孙世梅主任的《基于2022年版课程方案颁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报告让我受益匪浅。报告的引入阶段有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教育改革是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革命,悄无声息,却触及灵魂。”

    2022版本课程方案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知识教学不是目的,“树人”才是目的。这使我想到还有很多老师依然固守知识教学,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源于观念的沉旧,当然也有满足家长对应试的需求。所以要落实本次课程方案的精神关键人物有两个,那就是教师和家长。 

      那么如何使他们的观念更新?没有什么捷径,加强学习和深入理解课改精神是根本。首先要解决他们对什么是立德树人以及怎样立德树人的理解。坚持立德树人就要以素养为导向。什么是素养?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平素养成的,素来养成的,是平时的点点滴滴的积累。素养与知识不同,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统整和超越,是人在真实情境中做出的某种行为的能力和素质。当前世界范围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核心素养?提到核心素养我们就会想到三个方面,六个要素和十八个基本点。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基于人提出的,不同的课程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崔允漷教授说:核心素养就是指向能做事,关键能力就是能做成事,必备品格就是习惯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就是坚持把事做正确。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抓住三个关键词即情境、自主、思维方式。

      情境包括真人真事的真实情境,可能发生的情境,还有虚拟的情境。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的核心是强调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加强学习本身的学习。深度学习有四个特点即高认知,高投入,情境化的、任务式的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伴随着反思。

      思维方式强调正确的有效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复杂情境下审时度势。

      所以,当下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始终思考三个问题,怎样创设复杂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的课程方案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坚持以素养为导向,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其中,落实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进行个别化指导,强调多样化学习,引导学生明确自主规划、自我监控,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服务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为此,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厚植教育情怀,强化育人研究;创新课堂教学,强化实践落地;打开研究领域,强化多维融合;坚持以终为始,强化成果意识。我们要时刻想到学生是什么样的学习状态,面对学习是难受、接受、忍受,还是享受?我们要力争每个孩子在每堂课的学习都是要最近发展区真实地发生。只有如此,核心素养才能在课堂上获得落地的可能,作为校长要带领教师努力走好“落实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好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mb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