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通过父母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的。
这个题目“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家长该如何与老师沟通?”里面就隐含着一种,我和孩子是受害者,老师他怎么没有负起责任来?同学们凭什么孤立我的孩子?
当带着这种心态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事情绝对会越解决越糟糕。
我有一个朋友,女儿上初中的时候,一个寝室里面有4个孩子。女儿回家了跟妈妈吐槽说,那三个孩子关灯以后还不停的讲话,影响她休息。这个妈妈二话不说,立刻找到学校的管寝室的老师反映这个情况,老师把那三个孩子狠狠的批评了一顿。那三个孩子因为被批评了,在生活中就跟这个女儿有很多的对抗。当女儿又回家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又去找了管寝室的老师。老师又狠狠的把这三个孩子批评了。最后他的女儿不单是跟同寝室的人关系不好,跟班上的女生跟班上的同学关系都变得非常的糟糕。最后导致休学。
我儿子上初二的时候,他们班主任老师跟我说,这个孩子下课了也不跟同学一起玩,就在一个人在座位上呆着。因为孩子上初中以后进入叛逆期,然后我们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有很大的观念差异,我主张严,爸爸主张松。孩子跟我有很多的对抗,最后我就放弃了让爸爸去管,但是爸爸又根本就没有能力管。孩子就处于心灵留守儿童的状态,成绩一落千丈,又在一个比较好的实验班,然后内心就有很多的自卑和自我不认可。他爸爸批评他的方式不是直接地批评他,而是说,你这样做,老师会怎么看你?同学会怎么看你?本来只是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批评就完事儿,但是爸爸这样的说法,让孩子觉得他不被班级所认可,不被老师同学所接受,就自闭了。解开这个困局也很简单,我每个星期都到学校去找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请教老师在教育上有什么好的点子和方法可以教给我,老师必然给我反映他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会把孩子做的好的直接转达给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老师认为你在这个地方还有潜力可以挖,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不断的去找老师,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就更多一些,孩子也不断的感觉到老师的关注,和来自老师的善意。我每次去班上找孩子,在学校门口接孩子,包里面会带很多的小零食。碰到班上的同学,我都会给那些孩子。那些孩子能够感觉我的善意,但是又不经常碰得到我,然后他们就把这份善意就回馈给了我儿子。我儿子回来告诉我说,开运动会的时候有同学主动招呼他一起走。他上课看不见的时候,有同学主动招呼他挪到他旁边。他虽然成绩没有大的提升,但是跟同学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如果你带着善意去看一个人,你就会激发这个人身上的善意。如果你带着恶意去看一个人,你同样也会激发这个人身上的恶意。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