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在互联网诞生前的几千年里,在信息匮乏的社会形态里,信息从未对人类造成困扰。而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70%是无用的垃圾,20% 是有点价值的速食品,10% 是真正有营养的干货。
而现在,各种传播精华知识的渠道(得到等)蔚然成风,知识真正实现了无门槛、平民化。而社会节奏加快,又要求我们终身学习。
显然,我们还不太适应这种知识大膨胀的状态。人类从未有过这种境遇,历史书上中可能没有答案。如何管理好知识以及个人的自我学习,而不是让自己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刘萱说,“不管是什么理论,规则和定义,都是被我们建构出来的”。
知识复利的三要素:1.底层知识的比例,2.知识的系统化能力3.持续性
“底层知识”的比例,相当于你的再投资比例,你要克服的是物质诱惑,为未来作长远安排;
“知识系统化的能力”代表你的投资能力,你要克服“现学现用”的干货思维,建立解决问题的系统;
“持续性”代表你的专注能力,你要克服从众心理,克制贪婪,放弃赚快钱机会,寻找“时间的玫瑰”。
社会建构论的元老肯尼斯格根 (Kenneth Gergen) 对知识的解释是这样的(我的解读):任何一个社群或者组织里都有一种文化传统(cultural tradition),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整套的话语(discourse)体系,也是他们的知识。
“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很多知识都会变成一种框架,当我们毫无置疑地相信它,或者视它为理所应当时,我们就已经让自己置身于“看不见的框架”之中了。
这个框架当然会限制我们,只是我们自己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吴谦说,“复利思维的本质是: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吴谦说,“所谓的知识复利:就是新知识不断成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积累,从而让知识能够不断以“复利”速度快速迭代。“
吴谦说,“为什么知识给我们带来了困扰?三大坑:一是莫名其妙的凑热闹,二是心急火燎的随大流,三是操碎了别人的心肝。绝大多数人在掉进这三大坑里,跟风学习,盲目学习,只学不践行的学习知识”
感
503分钟,75.1个小时,基本上是每天15分钟,虽然实际投入时间肯定远远超过。但投入那么多时间,自己的产出是什么呢?
年底,是否该给自己付出的时间一个交代?
扣问本心,自己给别人能否讲出1/10呢?
面对此情此景,自己只能呵呵吧。这就是自己老在感慨的,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是吊丝,依然会随大流,依然没有财富自由,依然对未来不确定 。
李寒冬,“围绕重点展开学习,树立一个学习脉络,让自己要成为“学习”的老师。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学习的知识从网上筛选,主题式的学习效率当然很高,理解的深度也很大,也的确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且在这样情形下的学习,知识进行了最有效的编排,那么知识复利也必然会产生,相比较而言,困恼少了很多。”
知识本身就附带复利,不过因为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才不会看到这种知识所产生的复利,进而产生了困扰甚至是厌恶的情绪
实践生活中不能被有效应用的知识,它的“复利”一定是看不到的,不过这些知识也不没有丢失掉,而是储存在潜意识中,当有一种刚需需要运用这种知识时,它就会被调用,
学而不知实际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得了某种疾病一样,他会努力的克服或者寻找疾病治愈这种疾病,再次之也会学会管理疾病。
知而不行却不是如此,所有人都认为这不是一种病,所以也没有人学着去治疗,更没有人去控制和管理,所以,其越来越严重,最终会真正的拖垮一个人。
关于知而不行,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历史的“中央集权制度”一样,在西方推行民主制度以及限制君权的时候,中国的中央集权反而更加的强大。
当然问题也更加的突出,直到被一种新的制度所击败,才意识到了自己原来是“落后”且已经进入了“必然灭亡”的道路上。
李寒冬,“知识生复利,本是寻常事,为何存困挠,原为知和行。
知道并未行,但行方有利,至于如何行,轮回看童年。
一切皆有因,若想解开因,必需陷入困,困后方涅槃,一切皆显现。”
现在,依旧有知识的焦虑,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一直在努力。
我觉得,“你要么和知识发生关系,要么你们就没有关系。”
好多观点和解决办法,其实自己很早就想过,有解决的路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的把精华弄丢了,重新学习又特别浪费时间。
那些路径和精华再次捡起来,二次打磨就是一个省时高效,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整理两年的文章,感觉就是一件特别烧脑的事,自己记录知识的途径有点多。
电子版的:
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各类手机便签纸条(自己两年换了4个手机),各种记录软件,语音,视频。
纸质版的:
笔记本,画图,临时用各类纸写下知识点,草稿,日记本里的种种。
总体感觉特别的杂乱。
我觉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未来场景的运用大大缩减我们的思考负担。”
但太多知识就是负担,各种各样的知识,没有一个章法,知识的混乱就代表思想的混乱。
两年写了七百多篇文章,杂七杂八的。有针对各种知识的总结,小故事,还有各种各样的分析。
孔子曾告诉我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识很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关于实际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列夫·托尔斯泰告诉过我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裴斯泰洛齐说过,“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总之,知识很重要,还要行动。
邱丽全," 将信息内化为知识,要想更好的实现个人知识的科学管理,在知识获取,整理,保存,体系化,分享,使用,创造也就是重构输出上,我们都更应该环环紧扣,步步把关,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管理一体化,从而真正做到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德鲁克说:没有人对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
对于收集知识:
一,向领域的高精尖人才(牛人)请教,懂得尊重,单纯付出,努力变优秀。建立自己价值,能量共振;
二,带着问题,深入其中,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如若能深入实践;
三,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用好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提出合适的关键词,精确关键搜索词,
对于整理,手写于纸上的仪式感的人,拥有一本好用的笔记本,一支得心应手的笔;
印象笔记,一个很好的记笔记的载体;
康奈尔笔记法,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听课笔记,又称5R笔记法,是一种记,学,思考和运用结合有效的方法。
存储,私有云存储存储,并且同步不同平台,手机,计算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办公室计算机等。
分享传播工具,在朋友圈里科普知识,共享输出,通过知乎回答问题进行你知识的重构过程和输出结果,或者在个人专业领域平台发表期刊文献,比如我们医学类,在SCI上发表文章,以及翻墙使用维基百科,你可以在该平台学习和输出,维基百科是大神推荐,本人并未使用过。
邱丽全,"本质上我们每个人最硬核的能力就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运用这些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个人知识管理唯一的意义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经验,提升自我技能和自我价值。"
创作工具,007里常用的简书,在创作中,会涉及排版,而Markdown则是一款轻排版压力的软件。Word,以及手写。
张宇,"知识过载危机:1光想不练,2旧不去新不来3过载成瘾",从个人看待坏知识,根据时态和作用划分,现在没用将来也没用的知识属于坏知识。
杨青,知识过载的本质是我们对知识的输入没有进行筛选和有效输出。
吴老师说的,我只是在不停给篮子里捡菜。
申少鹏,
1.当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就只能勾兑成鸡汤了。你面对的是汪洋大海。
探寻源头的你,划着独木舟,来到一条曲折水径。朝闻道,抓住定义、验证与质疑三部曲,在探源的逆流上,有什么装备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期刊排名、获奖科学家、文献引用率、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高创意与广泛使用的开源项目、跟对导师……人的兴趣、经验、机遇有别,会选择不同的选择。
2.编码、巩固和检索,让知识自动的组合和使用,形成一套体系,形成心智模型的过程,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一个技能的过程。
3.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学习那些生命周期更长的经典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追踪前沿、吸收新鲜信息,保持知识体系的生机与活力。
很多人把知识体系比作书架,以为分门别类把知识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就是构建知识体系。
4.被动学习方式,只会让你变成勤奋的蜗牛。进步缓慢,效率低下。
淘金式思维学习——主动思考,不断提问,质疑所学知识,过滤信息,与知识互动,并把知识内化为己用。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的典型的淘金思维
5.知行合一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
正如叔本华曾经说过的,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
新精英生涯管理创始人古典说,”勤奋定义了三个阶段:很努力、方法论勤奋、战略勤奋,每个阶段对应的选择不同,反馈结果也截然不同。“
李寒冬,"动用自己的身体”去做过这件事情,而且因为动用身体的过程中是在调动全身的身体器官,包括眼睛、手、嘴巴,当然还有思考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体系便形成,进而在大脑中就形成了比较深刻的“记忆沟回”。最关键的永远是第一步-让其形成“记忆沟回”。"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提到的:“光不仅在烛上”。
“你会忘记你说过的,你想过的,但是你做过的事情很难被忘记”。
学习一项知识不能单纯的凭借一种方式学习,例如单纯的去听是不可以的,单纯的去看也是不可以的,单纯的去说给其他人也是不行的,只有将听、说、读、写、用都拿出来,那么才是真正的实践。
我的回答还是那句“光不仅在烛上”,实践也未必都是真的实践,虚幻的实践亦是实践,亦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同样的沟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李寒冬,"实践无捷径,需行万里路,才能看花明。头脑有沟回,但需立体行,方能得疆土。要寻山中径,先理一念间,成佛或为魔。"
思
申少鹏,“知识来自于人,归根结底讲的是个体如何与丰富的知识共处。”
学问、见识、教养…这些东西,也像金钱一样,是占有的越多的人越有占有的能力。
限制我们的真的不是财富、地位、背景,而是由知识体系所奠定的认知层次。你需要进行输出,比如写作,演讲,分享,与人讨论,教授给别人,录音或录像等,就算是一场即兴谈话,也是输出的很好方式。
输出目的不一定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知识。把每一次输出都当成一个小型的作品,提前准备,不断打磨。这样,每次输出起到的作用就会增强。
事后对自己的输出继续反馈,作出总结,学习效果又会强化。
杨琳,“现在很少学习知识,只学习思维,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学习知识、拥有知识,对方考虑的是如何扩展思维、提升思维;
我们在往硬盘里复制粘贴知识,对方在升级或整合个人操作系统CPU。"
杨青,"在学之前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不需要学什么,带有目的性,筛选自己最重要的,确保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并且要对自己学习的过程时刻观察和矫正。然后,进行分类,管理,储存,吸收真正有用的,形成自己有效的,知识体系。"
在整理文章的过程中也考虑了对这些知识的分类怎样更加的合理呢?
一些文章中提到按学科或者按人物分类,最后运用下,还是觉得按使用场景来分合理。
将知识结合到它最终应用场景来分类
对知识的分类思考,自己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是否对自己有帮助,有多大的帮助?
如果按照功能来分,需要分为哪些类?
知识应该以用为最终的目的,就像是生产的药是为了治病一样。它的最终用途就是治病,知识的目的是解决人生问题。
不以外人的决定来衡量自己的知识,自己做评判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将知识进行分类。
印象笔记,“根据使用范围,可以工作,生活,学习和兴趣爱好。然后又可以将它们在具体的领域进行细分。”
当我们把知识分的越详细,我们就会得到的更多,为知识打上不同的标签,这样更便于我们交叉的寻找。
正如昨天在办公室查找文件,如果只知道时间一个分类,查找就特别耗费时间。可以多添加几个关键词,百度搜索一样的道理,我们的距离只是找到。
关于知识的用法,最好的是围点打援,所有的知识聚在一起,集中突破打击一个问题。
待解决问题就像强大的吸铁石,将相关的知识吸附到一块儿,知识重复的运用会更容易印刻到脑子里。
静宁老师说,“断舍离的三个标准,第一,一年没用过。第二,不需要。第三,不舒服。第四,不合适。第五,不心动。”
我最关注点在哪?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
行
我觉得,“建立思维的超链接,让他可以快速的达到我们的目的举例,自己电脑上的一些操作。”
人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我觉得,“将知识的超链接和将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作品。”
怎样当好人生知识的整合者呢?
1.一切为我所用,根据我的大框架来,搭建我自己知识的血肉和联系;
2.为知识打上标签,使用途径和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由问题产生一连串的思考;
3.用知识指导实践,对于知识的方向输出和专项整理特别重要,利用围点打援的策略;
4.按照人生整理法则,在印象笔记里面的完成整理;
5.在整理过程中明确的应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运用范围;
6.将每一篇心得划分为见,感,思,行的活动,针对一个题目解决一类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