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效考证人文社科散文
考证之路|克己,你真的做的到么?(二)

考证之路|克己,你真的做的到么?(二)

作者: 心言法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21:18 被阅读7次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克制自己的第一个做法,也就是做好规划并严格执行,今天我们来谈谈第二个做法,走出舒适区,严格要求自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着最基本的生存的需要,以及安全的需要,满足了这些以后,才有余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至于为温饱问题等生存需要耗费太多精力的情况下,安全需要便凸显了出来,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不自觉的就给自己营造出安全岛、舒适区来,尤其在遇到挫折、失败、痛苦、艰苦而又细致的学习和工作时,更是如此。于是很多人在考证、学习时会准备好零食、靠垫、抱枕、充电宝等“神器”,让自己枯燥的复习环境不至于太过乏味。然而,过多杂物的干扰,恰恰使得很多人静不下心来,感觉烦躁、痛苦,坚持不久就想打退堂鼓、放弃。

心理学上有心理舒适区和成长区的说法。舒适区之外,便是人的成长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人的最佳发展区。总待在心理舒适区,不经历风雨的洗礼,人会得不到成长。而痛苦,正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必经的“风雨”,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的我们虽然不至于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但对自己严格要求,经受痛苦的刺激,才能让人收获持续发展的能力。

如果你做已经好了经受痛苦的身心准备,那就请试试下面的做法吧。

一、杜绝“考过了就行”、“60分万岁”心态,从难从严要求自己。

“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经历过高三题海战术洗刷的同学应该深有感触,只有平时从难、从严的训练,真正考试时候才能考出能让人满意的成绩。因此,在考证之路上,不要抱有“考过了就行”、“60分万岁”的心态,反而是要提高难度或者训练强度,平常以考试1.2倍(纯属个人经验)的难度来要求自己,习惯以后,你会发现真正考试了并不难。上一篇文章里笔者有提到过要充分考虑意外的发生,在此仍要提一下。我们在临考的时候,总会有睡眠不足、精神不振、压力过大、发挥不好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影响,笔者一般会以20%的意外折损(也是个人经验)从成绩里扣除。我们来算一笔账,以100分为满分,按照下面的公式粗略计算一下。

考试成绩=满分×平时备考难度×成绩折损率

拥有“60分万岁”心态的考生,平时的复习一般也不会太刻苦,最终考试成绩可能为48分,即100*60%*(1-20%)=48;而平时加大难度(以1.2倍为例)备考的考生,最终成绩可能为96分,即100*120%*(1-20%)=96,几乎相当于满分了。

因此,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成长,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

二、增加考点信息出现的频率和时长

大家应该会有这样的经验,本来不认识的某个人,在最初见过以后可能就忘了,但多见几次,自然就有印象了,再简单了解一下,就能把姓名等基本信息跟真人联系上了。而大多数的资格考试,考查的内容都很浅,也就是“基本信息”,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记牢这些基本信息。

教材自有其系统性,前面讲过的重要内容,或者重点语句,后面的章节中可能会反复出现。这就是在上一篇文章中强调过教材的原因,把教材过完了,有些多次出现的惯用说法,脑子里面基本上就有印象了,再通过刷题固定下来,形成联系,这样的知识点考到基本就是送分了。

这种高频出现形成记忆的方法可谓是“日久生情”,相对不难,相信不少人会乐于使用。但更高阶的用法,就可能要痛苦一些了,更考验人的注意力。

很多考试在网上能找到培训班的音视频资料,跟着音视频资料学习的时长,一般比自己看过教材的时间短,因此,在过完教材以后,鉴于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笔者一般会选择倍速播放音视频资料,现在很多APP都能进行1.25、1.5倍速播放,不够的还可以运用加速软件进行处理,达到1.8倍甚至2倍。建议大家先试听一小段,量力而行,视自身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渐加速。一般有几个参考因素:自己对教材的掌握程度、音视频中老师讲课的语速、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等、音视频资料的可操作程度等。举个例子,司法考试培训民法的讲课老师里,钟秀勇老师的录音是公认的长,语速也不快,笔者当年备考的时候生生将老钟的录音调到了1.8倍速(可操作度就只能到1.8倍速,再快就听不清楚了),为刷题节省了不少时间。

对音视频资料进行这种处理,一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二是能刻意锻炼自己的思维反应速度、知识提取速度,三是便于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在乘车、行走等不方便看书做题的情况下也能学习,反复听反复看,增加考点信息出现的频率和时长,加大刺激强度。当然,痛苦程度也会相应提高。

三、断舍离,进行简化和优化

不管考什么证,踏上备考之路,那就得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尽量排除无关干扰,简化并优化自己的备考状态。

首先是参考资料的断舍离,之前我们说过,一套资料学完了总比用几套资料没学完要强。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只能追求少而精,而不能贪多求全,同样的,音视频资料也是如此,讲课老师很多,把一个老师的反复听几遍,相比听几个老师的课但只听一遍,效果要好记得要牢。

其次是日常生活的断舍离,尽可能减少日常事务耗费的时间,减少社交娱乐等其他琐事的干扰。社交娱乐对备考的干扰无需多言,缩短日常事务的耗时也非常重要。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某位老先生喝水的杯子都用的是不带盖子的,为的就是节省时间做研究,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举一反三,用一两天的时间观察和思考自身备考时的作息规律,删除无效耗时、无用工具,尽可能提高日常事务的效率,能够节省出一段可观的复习时间。

当然,简化和优化是需要时间的,在一开始的资料收集阶段,最好是多多益善,然后通过试用+排除法,有硬伤的(比如资料找不全)、不合适的,果断放弃,不多留恋。

今天介绍的内容全是加大刺激强度、让自己痛苦的做法,希望大家不要被吓到。唯有让自己痛苦,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但愿你在经历这些痛苦之后,能增益你所不能~


谢谢您的点赞支持!

欢迎转发分享,您的分享能够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欢迎您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法律热点知识我将与您共同探讨~

相关文章

  • 考证之路|克己,你真的做的到么?(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克制自己的第一个做法,也就是做好规划并严格执行,今天我们来谈谈第二个做法,走出舒适区,严格...

  • 考证之路|克己,你真的做的到么?(三)

    春节就要到了,这个合家团圆的佳节,对很多人来说,虽然欢乐、幸福,但也会有“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哀伤,因而也就有了要“...

  • 考证之路|克己,你真的做得到么?(一)

    自打列起考证清单,并且半年时间参加完三个不同领域的考试以后,朋友圈就被贴上了正能量满满的标签,并多了个能使人自怨自...

  • 你开始记账了?

    你开始记账了么?什么时候开始记账的?什么原因开始记账的? 我之前大专考证初级理财师,尽管当时真的是为了考证而考证也...

  • 断舍离,你真的做的到么?

    最近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推荐《断舍离是一种没脑子的行为》,突然间引发了我的思绪,我是一个非常爱做测试的人,16年年底的...

  • 在职考证真的不可能么?

    有人说过在职考证真的很累、很难。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要尝试...... 刚安心开始了几天,就来了不得不去的应酬。工作...

  • 考证路

    考证之路,道远且苦,加油( ¯ᒡ̱¯ )و

  • 2017/7/30/星期日

    亲爱的二熊,你好哈。 二熊,你知道么,你真的做过好多计划呀。而且,每次实现的都好少呀。 做计划的这个过程其实很享受...

  • 2018-11-15

    你真的在觉察你都做过什么错误的选择么? 你真的放下以往诸多的限制么? 想要“改变”的心必须放下。 你如何意识到自己...

  • 灯火再璀璨,也有人始终孤独

    大年初二 你在哪里 做森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证之路|克己,你真的做的到么?(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vf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