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消沉与豁达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19:25 被阅读0次

苏轼是著名的豪放文人,乐观、豁达似乎是他的标签,但从苏轼的作品就能看出,伟大的文学家苏子也有过消沉的时候。

以苏轼《前赤壁赋》为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篇写于公元1082的壬戌年,该年苏轼四十五岁,刚从乌台诗案中侥幸逃生,被贬到黄州已两年半,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前赤壁赋》即写的当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夜,苏轼游黄州赤壁之事。

自古苦难出文章。苏轼在黄州的日子,自是其人生最低潮时期。然而,在黄州的苏轼,接连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流传千古的作品,正应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欣赏苏轼这时期的作品,自能看出,政治上的打击,对作者还是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无论《赤壁赋》还是《念奴娇》,都流露作者欲求仙问道的消极思想。《前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要“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后赤壁赋》中有道士羽化的幻梦,就连豪放词巅峰的《念奴娇》中,亦有“人生如梦”的喟叹。

如果再对照乌台诗案前,开豪放派词宗先河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的苏轼,要“西北望,射天狼”。那年的他,三十八岁,虽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排挤,但仍自信而狂放,渴望能建功立业,豪气仍在。短短七年后,从密州的“鬓微霜,又何妨”到黄州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雄心壮志不再,明显消沉了许多。

但苏轼就是苏轼,虽因乌台诗案饱受打击而收敛了许多,但仍是那个豪放、旷达的苏轼,还多了淡泊的风格。他当然不会一味沉浸在消极伤感的情绪中,于是,同样在《前赤壁赋》中,通过“苏子与客”的对答,我们看到处于人生低谷的苏轼,以水与月的满溢盈亏之变化,用辩证法的思想,回答了“瞬间与永恒”这一关于人生观、宇宙观的哲学命题,显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更加成熟、平和。就在写《赤壁赋》同年,苏轼就在《定风波》里,“一蓑烟雨任平生”了。这种豁达平和的人生态度,贯穿了苏轼以后的人生,因此,当他被贬儋州,犹能“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

苏轼政治上的际遇,颇为蹭蹬。历史上,确有不少著名文人因仕途坎坷,心情沉郁而英年早逝。苏轼以其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得享天年,更因其天纵之才而在文章、诗词、书法、美食等多方涉猎并成就非凡,成为无数后世文人的典范。可以说,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人生态度。

相关文章

  • 苏轼的消沉与豁达

    苏轼是著名的豪放文人,乐观、豁达似乎是他的标签,但从苏轼的作品就能看出,伟大的文学家苏子也有过消沉的时候。 以苏轼...

  • 苏轼的豁达

    《老学庵笔记》载,吕周辅说: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于是...

  • 黄庭坚:人生如一画,我欲细书之

    与老师苏轼相比,弟子黄庭坚的人生就显得内敛多了。苏轼以豁达豪放著称,而庭坚则以方正内敛为名。苏轼的文章...

  • 豁达之外的苏轼

    你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会有会心一笑,会折服于苏轼的才情和豁达,会觉得很开心,很舒服。但是你再来读读余秋雨的《...

  • 豁达正直的苏轼

    苏轼是最旷达纯白的男子,正直无私,绝无心机,俯仰天地,问心无愧,如此干净的灵魂,可以逍遥尘世,随遇而安。...

  • 我眼中豁达的苏轼

    曾几何时,他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曾几何时,他的诗词能娓娓道来;曾几何时,他已在我心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就...

  • 苏轼的豁达人生

    在文坛上有两个很出名的人物,是李白和苏轼,有一天宋神宗问周边的大臣说:李白和苏轼,谁更有才华?宋神宗的原话是...

  • 苏轼一生最智慧的20首诗词,不读懂不足以谈人生!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

  • 无人不爱苏东坡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

  • 我最喜欢的人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和李白。我最喜欢的诗也是苏轼和李白的诗。因为苏轼心胸豁达;李白豪情澎湃。今天先讲讲苏轼。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消沉与豁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wm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