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数学的前一天下午,小王打算给学生加一节课,再巩固一下易错题。刚走到教室后门口,吵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
小路同学看到小王,满脸不开心: CNM。小王有点愕然,愣在门口。小路回头又大声说了一遍:CNM。
小王感觉到他不友善的语气,以及挑衅的眼神。有点难过,有点感到心寒。因为小路是他的课代表,也是他平时比较照顾的一个孩子。
小王平静地问:大家听到他说什么了么?其他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小声重复着,原来不是自己听错。小王觉得悲哀,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同事看他回来,都问怎么了,听后非常吃惊,难以想象大家心中的学霸这么粗鲁。
有人说:小王,你这样就回来啦?他们以后会更过分的!
有人说:小王,要教育一下,告诉他家长!
也有人说:他也可能是无心的吧……
小王想想平时的辛苦付出,真的觉得不值得,有点难过,这也是工作十多年第一次被学生当面骂这么难听的话。后来坐在位置上想了想,今天这件事怎么处理呢?
热处理——骂回去
那些不文明的词语,怎么脱得了口?像泼妇一样破口大骂,没跟人吵过架的小王,估计是吵不过学生的。
吵架只会酿成更大的冲突,且显得自己很没有教养,最后是不是还要上升到动手?这样的傻瓜行为似乎只发生在街头小巷,小王想想就算了。
吵了僵在那里,最后肯定只能学校处理。对学生无非批评教育,但对老师呢?那就不仅是批评教育,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教学评级、职称评定乃至奖金发放上都有所处罚,想到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银子,又要少了许多,岂不冤枉?
此法,不妥!
温处理——怼回去
怼一:某某,请你把你骂的内容抄100遍明天交上来。
罚抄是严令禁止的,此法,不妥!
怼二:某某,请你站起来。下课到我办公室,我们交流一下关于骂人有没有素质的问题。
体罚太久,也是不允许的。上了一节课,还要再谈一节课,可以想象小路痞痞不耐烦的表情,除了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还有啥?
怼三:某某,你喜欢骂人,我建议你去看医生。
狗咬你一口,你咬狗一口吗?学生不回你,怼了他,心里爽了吗?似乎也不会解决问题。
冷处理——不理睬
小王一直觉得冷静是个好办法。
小路也没有来主动找小王老师道歉。难道他也在想,让老师冷静冷静?
平时,面对学生的挑衅,盯着他,一句话不说,继续做自己的事。学生没有人与他应对,自说自话自然而然也就无趣了。当学生不依不饶,此时班里正能量的学生总会劝阻的,他也会觉得没面子。
实际上,后来小王没有去班级里,静静地看了一会资料,一会就投入到自己的世界。
很显然,冷处理还是一个相对明智的选择。
晚上回家后家长打电话过来,一直道歉,小王早就释怀了。他告诉家长作为教师,一般来说都不会与学生较劲。
教师是成年人,每个主科教师心里都清楚,一定会有背后骂自己的学生,如果不太严重,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老师也不会追究,顶多批评教育一下。
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同时面对自身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理解老师的用心,善待教师。
当然,作为老师,小王觉得:修身养性最重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尽量减少与学生的矛盾,才能让批评教育真正起到教育成长的作用。也能够下次再有类似情况,一笑泯恩仇。
不过,想想世风日下,越来越不懂尊重的孩子们,小王觉得教育的道路似乎越走越难。那么,究竟是谁的原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