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教室走,哪得不挨骂
最近,郏县西街小学张建峰老师因为被学生骂了几句,盛怒之下掐着学生的脖子并摁倒在地,同时扇了该生几个耳光。事后被打的学生不敢上学,次日家长到学校反应,之后张老师被公安拘留达12天之久,接下来还得面临教育局的调查与处理。
其实,像张老师一样被学生骂的老师绝对不在少数。有句话叫“常在河边走,哪得不湿鞋”,这话用在教育事业也一样。常在教室走,哪得不挨骂。仔细想来学生那么多,就像林子里的鸟,什么都有。挨学生骂简直是稀松平常,不足为怪的事。随便到网上看看那些百家讲坛的知名教授,哪个不被骂的惨不忍睹?
既然避免不了挨学生之骂,那接下来的问题之关键与重点应放在如何面对与处理了,这或许才是为人师者所应考虑的。以笔者看来,有三策可供老师借鉴。
上策:无视其存在,假装没听见。
可以说这是最无奈,也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然而却是最好的策略。前提是为人师者得有这个心胸与肚量。脾气是人生需修炼的一大功课。只是如此一来,师生矛盾非但问题无法解决,无形中也助长了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人身攻击。
中策:主动与学生交流,妥善解决矛盾。
“以德服人”或者不失为良策,能主动、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矛盾之所在,是解决双方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师生关系原本就是不对等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承认骂老师的行为失当难,让老师放下架子倾听学生缘何骂老师也难。所以,此策需由中间方来协助最好不过。
下策:以怨报怨,以牙还牙。
选择与学生对骂,找机会为难、处理学生实在是最傻、最笨,最失身份的做法。发展不好就成了“事件”了,于己于彼都非好事。当然,诉诸于家长、校方,乃至警方,或许都无助于解决师生本身之事。毕竟,解铃还得系铃人!
以上三策,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