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并不是一个很特殊的事,它跟别的职业一样,都要一步一步付诸行动。努力了,才会有回报。
1.
“零基础”“月入万元”“写作…个月,收获了……”这些词很诱人,一开始一连看了好几篇这种文章。当时注意力全在人家的收获成果上。
自己的水平自己还是很清楚的。不管是对于现在网络上流传的文章,还是课堂上需要交的习作,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入门过,简直就是“零基础”。
朋友圈几乎全是做微商的同学们,亲戚们发的各种暖心鸡汤,鼓励自己的,鼓励别人的,各种产品介绍,各种晒单晒存款。那时真的眼热,现在也眼热。但是自知自己干不来这种活,从来都怕与人交际,因为吃了好多次不会说话的亏。“月入过万”又是个极大的吸引力。
“写作变现”“找到工作”因为写作收获到东西的人真不少呢!越看越觉得,写作这回事啊,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2.
真的接触了才知道,现实就是现实,它不残酷就不是它了。总得付出才能有回报。
是我自己高看了我自己,也小瞧了写作人们的能力。
我以为自己随随便便写一篇文章就会有人看,然而并不是。刚开始写,写完投稿,才发现自己写的文章,往哪个专题投稿都不合适。
我以为自己“质朴”的文字也可以发光发亮。写完却发现自己的感情没有抒发一二,一时的灵感说忘就忘了,自己都觉得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不堪入目。
……
有太多的我以为,都是自以为是,现在才渐渐发现自己有多天真。
3.
只在学校混一天算一天的人,没有故事可讲。关注的小偶像并没有很火,也没有可以拿来一次又一次讲的故事。看的玄幻武侠小说更是不能拿出来误人子弟。
自己相信了老师们“委婉”的点评:朴素。现在觉得老师是在提醒我,我的不足。连优美的词句都写不出来的话,只能从感情上击破了,但是表达能力有限的我,往往都是一句话抒发感情,再多就是重复了。
背的书不少,却只能用在原文填空上,根本不会运用。写文章时联想不到哪句话,背书的时候想不到这句话能用到哪里。是啊,是太懒,根本就没想过……
4.
一般,考试前都会问“你复习的怎么样了?”想要的回答当然是“我还没有开始。”然后志同道合的两人开始聊别的。
考完试有人会说“这次考砸了,肯定要挂科”然而最后可能99。有人自我感觉良好,还会安慰学霸不要伤心,最后可能59,比如我。
经历过几次,也就懂了。真不是别人矫情,可能人家的要求跟自己的要求不一样。就像那个书名“你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你好不容易摸到的天花板,只是人家的地板”。
5.
想学好写作,还是得一步一步慢慢来。这东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了,一辈子都不可能了。
别人时间短,收获大,是因为别人起点高,努力的多。学写作这个账跟别的一样,都是一样的算法,没有区别。
既然人家付出了那么多,得到回报也是应该的,我还没有付出就想奢求回报也是真太真了。
等我也努力了那么多,再看成绩也不迟啊(flag?还是不敢立)
那些文章还在看,不过没有放太多注意力在人家的收获上了,而是在“我是怎么做到……?”
嗯,“输入-输出”,这是要读书。还有圈子,还得跟人多交流,那样才会有故事,得多学习学习说话的艺术了,以后争取少得罪人。还有要多做事,多出去转转,自己眼中见到的世界,比从书里,从别人那里听来的都真实。即使那可能只是世事万物的一小部分,可能有片面性。
努力就会有回报。可能努力了,暂时还没有收到回报,那可能是回报晚点了,但是它迟早会来。
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