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书有各种读法,有的带着问题去检索答案,有的随意浏览只为闲趣,有的择作者阐述的一二问题深度思考,有的如高中课文般反复思索中心思想甚至背诵记忆。
但是还有一种读书方式可以一试,读书如同结识一个新友,书中每一个片段都如同作者发的朋友圈或者抛出的一个话题,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通过深度拓展话题的方式,与其闲谈或者阔论,如果有精力,最好把这个多闻的好友话题中一个知识盲点不落的谈论个遍。
举个例子讲吧,张佳玮写的《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太多》本是一本闲书,但也因为讲的有趣又开拓视野,可以不断提问不断延展话题。如第一章讲的是烟草的中外历史。
书中写到“16世纪中期,烟草种子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传遍世界,到处找合适的水土。位于菲律宾的吕宋岛、美国的康涅狄克、古巴哈瓦那这些地理气候合适、天生烟罐的所在,终于找到了历史使命。”
据这段话,我的提问如下:
1.烟草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水土气候条件?
2.吕宋岛的地理位置如何?吕宋岛气候条件怎么样?烟草依然是现在的主要生产的经济作物吗?除了烟草还生产哪些经济作物?生产烟草在历史上对于吕宋岛有什么影响?吕宋岛什么时候被西班牙人统治的?历史上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在此吗?吕宋岛在菲律宾的经济地位如何?有什么重要的城市?有什么书可以快速的了解菲律宾的历史与现状?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如何?与中国的领海争端对现在的菲律宾有什么影响?
3.美国的康涅狄克地理位置如何?气候条件怎么样?现在是否依然生产烟草?康涅狄克州在美国的地位如何?支柱产业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城市?在康涅狄克的烟草种植历史是始于什么时候?能否与美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勾契?
…………
书中讲述了三种烟具:阿拉伯水烟袋、中国烟袋锅子、英国烟斗,而烟斗又介绍了几种材质:烧瓷烟斗、木质烟斗、海泡石烟斗、玉米芯烟斗。关键知识点总结如下:
烧瓷烟斗:最早欧洲人的烟斗,大航海时期,英国、荷兰人与东南亚进行瓷器贸易,学会了烧瓷,烧瓷烟斗在欧洲有百余年历史。在欧洲有百余年历史。
木质烟斗:石楠树根木天生抗燃不易着,树根为了吸水有极好的吸附性,地中海的石楠木树根在岩石沙地里取水,树根木格外茁壮。20世纪60年代,丹麦林木多,成为石楠树根烟斗的霸主,如同葡萄牙垄断欧洲酒瓶软木塞。
海泡石烟斗:土耳其:抽阿拉伯水烟,也爱长烟杆,海泡石,轻质易于持握,多孔透气,质地柔软呈现白色,任艺术家雕琢。
玉米芯烟斗:印第安人,玉米多孔散热,轻便易握,口感清甜,麦克阿瑟元帅叼玉米烟斗。
据此,我的提问如下:
1.烟斗的这些材料共性是什么?换言之,有什么特性的材料才可以制作烟斗?
2.烧瓷烟斗有什么缺点?烧瓷烟斗为何被木制烟斗取代了?木制烟斗有何缺点?
3.各个类型的烟斗长什么样子?百度图片一下
4.现在市场上依然流行的是什么烟斗?中国市场上上市的烟草公司是否生产烟斗?
5.石楠树生长环境如何?在中国哪里有生长?石楠树根木的抗燃性使得它除了制作烟斗外还有什么用途?丹麦是否现在依然生产石楠树根烟斗?
6.海泡石的产地是哪里?颜色形状是怎么样的?海泡石除了制作烟斗外,还有什么其他用途?
7.是否有关于麦克阿瑟将军的电影,可以短期内快速了解这位伟大的将军?
…………
问题可以无限延展,这样子读完一章,阅读—提问—查阅资料回答问题—产生新的问题,以此方法,真的会扫除自己很多知识盲点。但同时也非常花费时间,用此方式阅读一章提出几十个问题,整整花费了5个小时才算勉强结束,有些可以百度、可以知乎、可以查阅地图就了解大概,有些却需要查阅书籍、观看纪录片、查阅论文才能深入了解,后续还需继续完成作业,同时又会衍生出更过问题。
这种费时费事的阅读方式只能以闲来无事、开拓视野之用,但我想,总比刷微博更有意思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