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围城

作者: 崔烫烫 | 来源:发表于2020-08-29 10:54 被阅读0次

   

象牙塔里的人们似乎觉得婚姻还很遥远,其实意识的觉醒无关乎年龄的。二十未到却像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浸泡了许久的大有人在,年近半百却依然不谙世事期待奇迹骤然降临的也为数甚多。二十多岁的年纪或许刚刚好罢,苦恼有的,迷茫也有的,沮丧的夜晚过后一点幽怨在第二天的清晨便化为一种期待,这暂且算作青年人的一种特权,况且未知的事情总归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幸运概率,所以常常脸上挂着微笑,心里装着宽容,才得以保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外在模样。 

  《围城》不仅仅只是关于爱情婚姻,它更多的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的不同走向,伟大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够细致的揭示出被我们忽略的那些平常琐事背后的关系。方鸿渐最后与孙小姐在一起了,二十岁之前的我一定会唏嘘,一定会大骂方鸿渐的懦弱和迟疑,一定替唐小姐嘴硬心软感到惋惜,仿佛只有他和唐晓芙在一起,赤诚而热烈的情感才得以寄托。但是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归于平淡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偶尔也迸发出的浪漫和喧嚣。虽不喜孙小姐这个角色,总觉得前后的对比让人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吵起架来过于刻薄。但是想想鸿渐处理夫妻矛盾的态度也不甚妥当,往往一遇到不称心的事便耍起小孩子的脾气,在孙小姐的亲戚面前他或许也感到颜面尽失罢。但是这大抵就是大部分家庭的缩影,无奈之余又不得不感慨钱老的笔力之深,把平平常常家庭矛盾勾勒的如此真实。

    围城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围城接着一个围城呢?围城一方面是归属一方面却成了枷锁。我想没有人可以逃脱这一个又一个的围城 ,就像门罗的《逃离》里面写的那样:“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

相关文章

  • 人生何处不围城。

    突然想起来这句话,是看到上班的同学无时不刻都在抱怨。 有个大学同学现在在当英语老师,记得那姑娘是出了名的脾气好。可...

  •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生何处不围城 ——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兼对我的人生思考 关于《围城》,说是再读,其实与初读无异。25年以前倒...

  • 人生何处不《围城》

    初三时读了《围城》,读后仅仅看出了城外的人进不来,城里的人出不去。如今再读《围城》,抓住20岁的尾巴,感慨...

  • 人生何处不围城

    路上经过一个大院,像是个办公区,停满了车。 看到这个大院,突然很怀念上班的日子。怀念最初的四层办公楼,我在二楼办公...

  • 人生何处不围城

    象牙塔里的人们似乎觉得婚姻还很遥远,其实意识的觉醒无关乎年龄的。二十未到却像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浸泡了许久的大有人...

  • 再读《围城》——人生何处不围城

    这是我第二次读围城。 第一次读它是在学业繁忙的高三,当时我尚在理科培优班。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在那个兵荒马乱的三年里...

  • 《围城》:人生何处不荒唐

    第一次读《围城》是在高中,当时只觉钱老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将其当做一本故事书来读。 第二次读《围城》是在月初,却无...

  • 人生何处不围城 ——读《围城》有感

    人生何处不围城 ——读《围城》有感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

  • 何处不围城

    11.围城。 方鸿渐又一次站在了轮船上。和上一次留学归来不同的是,他曾爱过的三个女人,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都已...

  • 不再敲响的钟

    《围城》中苏文纨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其实,人生何处不围城,时间也是吧!时间限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何处不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bd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