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之后,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将来又如何立足于社会?这大抵也是每一个父母都会思考的吧?
在父母眼中,孩子都是自己的掌上明珠,都会倾尽所有,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然而,我们终将会老去、离开。孩子也必须长大、独立。
天赋异禀的人,有上天眷顾,有社会加持,自身稍加努力,就会拥有很多。而天资平庸的人,往往家庭条件还很平常,要想成功,堪比登天!
最近读《曾国藩传》,感悟良多。有清一代,名臣良将颇多。但曾国藩生在帝国式微,内外交困的时代,他的修为和成功之路,连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以为楷范。尤其他天资并不突出,却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代良相、国之栋梁,更可资平凡之人借鉴。
如何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唯有付出百倍的努力,勤能补拙。
根据史实,以及曾国藩的日记等文献记载,他是一个智商很一般的人,光是考秀才就考了七次才中。但他十分勤勉,不达目的不罢休。有一个故事,说他有一天背诵《岳阳楼记》,久背不下,连梁上君子都看不下去了,跳将下来,狠狠地对着他背了一通,拂袖而去。留下曾国藩一脸愕然,继续背书。
如何提高自己?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练,不断总结、善于总结。
曾国藩自小由父亲教授课业,读死书,无变通。直到第六次秀才考试,他被学台大人“悬牌批责”,才如梦方醒。所谓“悬牌批责”,就是每次考试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文章予以点评。而曾国藩的文章被当成了反面教材,被批文笔尚可,而文理欠通。一语点醒梦中人,此后曾国藩多方请教,把别人的文章拿来揣摩学习,刻意练习。后来的举人、进士、翰林考试,他都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科举梦。
如何加强修为?一定要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并终生为之努力。
进入翰林院成为京官后,随着交往的人越来越多,曾国藩愈发意识到自己的薄学寡闻。在湘乡老家,他十年如一日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或者应试的八股文章,结识的人也不多。而翰林院集中了帝国的精英,都是饱读诗书、学识修养较高的人,相形之下,自己就是一个土包子。曾国藩只是瞬间的自卑,继而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他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定下这个目标的时候,曾国藩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是,湖南人霸蛮的性格就是这样,认准的事情绝不后退。终其一生,他都为了这个理想而不停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
为了与过去碌碌无为的自己决绝,曾国藩为自己取号“涤生”,他说:“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誓于过去说再见。他还给自己定下十二条做人做事的规矩:
敬:做事专一。
静坐:体察内心,反思自己。
早起:不恋热被窝,晨起做早课。
读书不二:一书不完,不看他书。
读史:以明志。
谨言:刻刻留心,视为第一功夫。
养气:非养生之气,乃心性品行之锤炼。
保身:节食节欲。
日知所亡:读书做笔记,做人要反省。
月无忘所能:笔耕不辍。
作字:古人用每日练字修习做人功夫。
夜不出门:早起就要早睡。
他这十二条规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计划,有安排,并坚持下去,时刻不忘。
从三十一岁开始,曾国藩为了他忠拥的大清王朝,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建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使将倾的帝国大厦有了一丝回光,也为古老的封闭中国走向近代、走向世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功不可没。
从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足够努力,勤勉就是智商;如果一个人足够坚持,理想就是终其一生的信仰;如果一个人意志力足够强大,他所达到的高度将不可限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