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不恨梅雨天

作者: Coco宁波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18:36 被阅读158次

江南什么都好,唯独这梅雨天,让人恨死了。

每年6月底开始“入梅”,到7月中旬“出梅”,持续十几二十天的阴雨天,真让人受不了。

从此不恨梅雨天

梅雨天里,天气闷热潮湿,空气永远一副拧不干湿哒哒的样子。大雨、阵雨、毛毛雨轮番上阵,跟一群吵闹哭泣的熊孩子一般烦人,滴滴答答淅淅沥沥搞个没玩没了。

好不容易雨停了,太阳也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躲得远远的,任由天空中的乌云密布着。这些不怀好意的云层跟个锅盖一样死死地罩着热气腾腾的大地,风小姐这个季节大概还没梳妆打扮好,懒得出来掺和。那些繁盛热闹了一个春天的树木,也都消停了,傻傻地呆着,在大地上纹丝不动地杵着、熬着。

日子是没法舒心的,墙壁、地板、镜子和门框,渗出一层层的水来,用手一摸,湿乎乎黏腻腻。外面的走廊也好不了多少,滑溜溜的一层水,人来人往踩得黑乎乎脏兮兮的。晾在阳台的衣服,一个星期也干不了,即使干了,也干不爽快,摸起来潮乎乎的。柜子箱子里的鞋子、冬衣、被子,一不小心就发霉了,几天不打开通风,就一股霉味。

最难受的是人,气温虽不像三伏天那么高,但闷得人喘不过气来。连穿什么都很为难:穿裤子太闷,穿裙子太凉;穿凉鞋太脏,穿皮鞋太傻。空调也是没用的:这个时候开空调太冷,不开空调太热,动一动浑身是汗。

老天爷大概知道这样做有点过分,在美丽如画的江南整出这么一个人见人恨的鬼天气。所以它补偿了一样人类一样东西:杨梅!

从此不恨梅雨天

梅雨季节,正是江南杨梅成熟的季节。百度百科上说,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1973年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杨梅生长了。难怪余姚杨梅这么好吃!

每年6月开始,陆陆续续就有余姚、慈溪、台州等各地的杨梅上市。一开始是菜场周边的水果店里,零星地摆上几篮,如公主般被供在最显眼的货架上,黑红多汁、饱满诱人,看着让人直流口水,当然这个时候的价格也是不菲的。慢慢地,街头巷尾,开始有农民挑着杨梅担子进城卖,菜市场、水果店的杨梅也多了起来,满大街弥漫着杨梅的酸甜味。

办公室、饭馆里、聚会上人们热烈地讨论今年杨梅的成色如何、味道如何,大年还是小年,至于余姚的杨梅好吃还是台州的杨梅好吃,这是个永远争论不清的话题。

杨梅季里还有一项热闹非凡的事情就是摘杨梅。那些老家有杨梅树的亲戚朋友,往往会热情地邀请城里的熟人到家里去摘杨梅。沉寂了一年的杨梅山,也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许久不联系的朋友,也因为杨梅变得热络起来,约了一起去摘杨梅、互相送杨梅,杨梅让大家变得亲密起来。

这不,这几周家里杨梅泛滥了。趁机组了个小型的杨梅聚会:摆一筐杨梅,泡一壶清茶,三五知己好友,聊点天南海北的闲话,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漫漫长夜就这样过去了。

剩下的杨梅,盐水中泡过,铁锅里加水,用冰糖熬成杨梅汤,冰镇起来。

从此不恨梅雨天

下班后,倒上一杯酸酸甜甜的冰镇杨梅汤,一口下肚,浑身舒畅,怨气全消,从此不恨这梅雨天。

相关文章

  • 从此不恨梅雨天

    江南什么都好,唯独这梅雨天,让人恨死了。 每年6月底开始“入梅”,到7月中旬“出梅”,持续十几二十天的阴雨天,真让...

  • 伴百年

    菩提廿载不开花, 只为静待有缘人, 与卿相知不恨晚, 从此相伴到百年。

  • 忆梅☕雨天

    湿漉漉的周末 比往日宁静 连鸟儿的鸣叫都那般的湿润 唱绿了一扇窗 洗涤了一颗心 整条街都是尘埃落定 行人寥寥 水色...

  • 从此不喜雨天

    从冬天到春天,老爸的病情似乎好了一些,人精神了,说话开玩笑也多起来,是最近让我感到最庆幸的事。 但偶尔变天,刮风下...

  • 春日江南雨不休

    一、 春日江南雨不休,五龙唾玉碧难求。一枝带露梅咽泣,三径生涯小故俦。二、 不恨春风不恨我,今兹只为契缘磨。山河梦...

  • 情雨

    大雨倾盘如泪下,苍天悲鸣晓众生。 情丝断裂心渐碎,不恨无悔愿安好。 (雨天有泪人,不怕被看穿流泪)

  • 梅雨天“梅完美梅了”

    今天上海的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倾盆~~

  • 决心从此不再当“恶”妈妈(看看有没有你的影子?)

    决心从此不再当“恶”妈妈 文 | 兰梅 “...

  • 谦卑是世间第一等的本事

    我恨自己,不恨自己没钱,不恨自己没本事,更不恨自己没对象,也不恨自己没朋友,完全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聪明,甚至...

  • 归京随笔

    恨不恨别人 别人恨不恨自己 对得起良心罢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此不恨梅雨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gc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