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2 星期五 天气:晴
儿子,三个月大就给他报了亲子游泳课。当时报游泳课的原因是看了一些文章,说到传统的脖圈游泳会影响婴幼儿的颈椎发育,人在水中游泳的姿势是横着,并非竖着,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老公一商量,报了亲子游泳,虽然价格不菲,但感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益的。
由于现在我开始的原因,儿子越来越依恋我,从7个月开始,带着他游泳,刚进去游泳池,他好像就能感觉到不安全,小手紧紧的抱住我的脖子,不愿意松开,因为在游泳池里需要许多亲子互动的东西,儿子开始拒绝,开始用哭闹来表示他的不满。只愿意我紧紧抱住他。连续几次课程只上到一半,那缴的钱不能浪费了啊!于是,我叫家里的阿姨带他游吧!阿姨带着他游,状态完全不一样,他在水中蹬腿.拍水.吃海洋球。玩的不亦乐乎..........
从那以后,儿子的游泳课,都有阿姨带着了。用阿姨的一句话说:“见娘愁”意思是:“很多孩子妈妈在的时候,表现就会依恋一些。当妈妈不在身边啦,他就不会这样啦”好吧!或许是这样的。
儿子游完泳,喜欢去二楼的游戏区玩,在宽敞的大厅里,他开始尽情享受的爬啊爬。一会玩音乐架,,一会站起来。二楼的小朋友也开始越来越多,儿子开始咿咿呀呀的打招呼啦。看见别的小朋友爬,他也开始去追别人,还喜吃小朋友的袜子.抓小朋友的衣服。在带儿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在3岁才发现的。从一出生,婴儿就渴望有人和他互动和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交的体现吗?
期待我下次分享儿子游泳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