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色与空的传说

色与空的传说

作者: 江北落叶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21:42 被阅读59次

少年时常在电视武侠剧上看到那些高僧们遇上啥事总能牛歪歪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来个神总结。可这到底啥意思,还真不懂啊?被困扰了很多年,时过境迁,悠悠然少年已过而立,未经红尘多少事,不懂人间几许愁,然似懂非懂中却也渐渐明白,人生或许真的只是一场色与空的传说。

江北落叶 摄于 2018.02

何为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何为色?

万千世界,五光十色,繁盛荣华,风流富贵,是“色”;坎坷困苦,挫折磨难,经历际遇,也是“色”;所思所想,所感所思是 “色”;能被感知的世界,皆可定义为“色”,“色”即一切存在;

何为空?

何为空?空不是没有,是不能静止和永恒;

佛陀在菩提树下苦悟得出众生苦恼的根源在于从外在世界到内在身体,无一事物是静止不变的,但人类却在不停的追求某种永恒,生命的永恒,幸福快乐的永恒;我们活在一个条件世界,任何所见所得皆由无数的条件在支撑,撤走其中一个一切可能都将被改变,而这些条件又恰恰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这或许就是这个世界的“空”。佛学把这种种条件总称为"缘",达摩的《二乐四行论》中用这样一段话来说明以空之心面对种种色之象。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科学视角-"色与空"

科学认为物质的本质是能量,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会消失,但会转移,而运动又是物质的绝对状态;

所以色的本质也可以认为是一切能感知及不能被感知的能量体,而空的本质就是能量的转移,色与空的结合就是运动的能量。

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就是被这样定义的,我们可以说它是能量,也可以说它是运动,这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色与空的关系?

正是不停变换的“空”造就了生生不息的 “色”,有夕阳的西去才有朝阳的东升,“色” 与“空”像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只看到色,易执着,世人的贪、嗔、痴就是对色的执着;只看到空又未免太消极,一切了无意义;放下也并非放弃,我们可以静赏西去夕阳的美,不能因为留不住,因为它的“空”性就不去珍惜,就去忽略它的美丽,否定它的价值。色成就了拥有,空又带来了失去,认清了色与空,也即降低了对拥有的执着,减缓了对失去的恐惧,这才是心该达到的自如。

世人该珍爱春花的灿烂,如生命最美的韶华,逝去时也不必多有惆怅,惆怅中错过夏木的繁盛岂非又是一种遗憾!

色,惜之;空,任之;见色悟空,见空思色,方能自得逍遥于万千娑婆世界!

相关文章

  • 色与空的传说

    少年时常在电视武侠剧上看到那些高僧们遇上啥事总能牛歪歪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来个神总结。可这到底啥意思,还...

  • 色与空

    无法被感知的东西真的存在吗?这是一个问题。 那么色彩是心的色彩还是物的色彩呢? 大多数的动物,甚至是有些人,当他们...

  • 色与空

    在《心经》里面,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色和空的概念。我们描述这个宇宙空间一切都是能量波的时候,当一...

  • 空与色

    空既是色,色既是空。 色空之变,佛学之称。 有无之变,道家之谓。 同出异名,玄之又玄。 色为万物,俗称万象。 包罗...

  • 色与空

    茵茵岸上树,树下空人度。 唯有一只眼,斜斜思人妇。

  • 空与色

    空与色是天与地的孩子,两人经常吵架,父母很是头疼。一天他们吵到佛祖面前,空说自己含藏万法应该由他来当天地间的第一继...

  • 色与空

    《心经》有句经文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物质。物质是我们眼睛看得到,手摸得到,甚至耳...

  • 空与色

    花开时 你在树下沉思 绿的清新 白的纯洁 紫的浪漫 灰的高冷 黑的神秘 而一切的颜色 只是光波的幻化 意义更是人类...

  • 空与色

    今天看到一篇讲自己抑郁的文章,因为自己经历过将近13年的精神迷茫,所以特别有感触。 第一,精神问题意味...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与世界的关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当下有我身、身外有世界。我身有物质,世界有物质,称为色;色与色有距离,称为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色与空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ji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