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常在电视武侠剧上看到那些高僧们遇上啥事总能牛歪歪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来个神总结。可这到底啥意思,还真不懂啊?被困扰了很多年,时过境迁,悠悠然少年已过而立,未经红尘多少事,不懂人间几许愁,然似懂非懂中却也渐渐明白,人生或许真的只是一场色与空的传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7557/729a4d252afd22fc.jpg)
何为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何为色?
万千世界,五光十色,繁盛荣华,风流富贵,是“色”;坎坷困苦,挫折磨难,经历际遇,也是“色”;所思所想,所感所思是 “色”;能被感知的世界,皆可定义为“色”,“色”即一切存在;
何为空?
何为空?空不是没有,是不能静止和永恒;
佛陀在菩提树下苦悟得出众生苦恼的根源在于从外在世界到内在身体,无一事物是静止不变的,但人类却在不停的追求某种永恒,生命的永恒,幸福快乐的永恒;我们活在一个条件世界,任何所见所得皆由无数的条件在支撑,撤走其中一个一切可能都将被改变,而这些条件又恰恰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这或许就是这个世界的“空”。佛学把这种种条件总称为"缘",达摩的《二乐四行论》中用这样一段话来说明以空之心面对种种色之象。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科学视角-"色与空"
科学认为物质的本质是能量,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会消失,但会转移,而运动又是物质的绝对状态;
所以色的本质也可以认为是一切能感知及不能被感知的能量体,而空的本质就是能量的转移,色与空的结合就是运动的能量。
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就是被这样定义的,我们可以说它是能量,也可以说它是运动,这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色与空的关系?
正是不停变换的“空”造就了生生不息的 “色”,有夕阳的西去才有朝阳的东升,“色” 与“空”像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只看到色,易执着,世人的贪、嗔、痴就是对色的执着;只看到空又未免太消极,一切了无意义;放下也并非放弃,我们可以静赏西去夕阳的美,不能因为留不住,因为它的“空”性就不去珍惜,就去忽略它的美丽,否定它的价值。色成就了拥有,空又带来了失去,认清了色与空,也即降低了对拥有的执着,减缓了对失去的恐惧,这才是心该达到的自如。
世人该珍爱春花的灿烂,如生命最美的韶华,逝去时也不必多有惆怅,惆怅中错过夏木的繁盛岂非又是一种遗憾!
色,惜之;空,任之;见色悟空,见空思色,方能自得逍遥于万千娑婆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