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节扫墓,该如何向孩子表达生命的消逝?

清明节扫墓,该如何向孩子表达生命的消逝?

作者: 莫摘花的诗词情怀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0:25 被阅读0次

一、“他哪里去了?”

清明节,我们缅怀先烈,祭奠已故亲人,很多孩子都会跟着大人去扫墓,一些仪式感比较强的家庭,还要特意从外地回乡祭祖。

这个清明节,好友小莉就带着儿子参加了老公家族的祭祖仪式,当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来到墓地时,小莉四岁的儿子指着墓碑上某位已故亲人的照片问她:“这是谁?”

“这是太爷爷!”

“他到哪里去了?”儿子又问。

“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小莉迟疑了一下,回答道。

“是去国外了吗?”儿子锲而不舍地问。

“不是的……”这下,小莉不知该怎么回答好奇心强的儿子了。如果说“他去天堂了”,儿子会不会追问“天堂在哪里”?

中国人忌谈生死,尤其是忌讳“死”这个字,认为非常不吉利。“生死大过天”,这种“天大”的事,除非孩子追问,一般大人不会轻易向孩子谈起,更别提主动讨论了。

即使孩子问起,我们也会说:“她睡着了!”“她去了天堂!”“她永远地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总之,直接一句“她死了”,就是无论如何,出不了口。

我自己就曾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儿子快5岁时,养了一只小乌龟,很可爱,儿子非常喜欢,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要跟小乌龟玩一会儿。

可是,没多久,那只可爱的小乌龟就死了。

“妈妈,小乌龟怎么不动了?”他发现后很着急地问。

“哦,可能它睡着了。”我不敢说它死了,就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心想小孩子过两天就忘了这个事情。

等儿子上幼儿园后,我把小乌龟埋了。儿子问起时,我说“它走了,以后也不会回来了”。

儿子听后居然哇哇大哭,这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边哭边说:它为什么走了?为什么不回来了?他不喜欢我了吗?……

说实话,我听了这些话心里真不是滋味,暗暗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来跟他分享一下有关生命的话题。

二、生命教育,为什么重要

一般来说,孩子从四五岁开始,会经常问大人:“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会死吗?”

也许这是孩子最早关于“生命”的谈论吧,从这个时期开始,就可以把生命教育提上日程了。

生命教育离不开谈论生死,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很多大人都选择避而不谈,将孩子和“死亡”隔离,看似是对孩子的保护,实则易在孩子心中埋下对死亡更深的疑惑和恐惧。

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看到小动物的死亡,身边亲人的离世,孩子会不知所措,会伤心难过,又不知如何面对。

生命教育,非常重要。

首先,如何看待生命,决定人们如何看待自我。

任何活的生命,都有起点和终点,在这之间,就是活的过程。而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过程。

“这个独一无二的过程,我们必将亲自走过,亲身体验。你独特的生命,需要你留下独特的轨迹。”(蔡朝阳语)

是碌碌无为,平平淡淡一生,还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一生?每个人都有对待自我生命的方式。

其次,因为有死亡的存在,学会珍惜这唯一的一次生命

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该如何演绎一点精彩?象昙花开过,像流星闪耀,像蝴蝶飞过……我们又该如何超越有限的生命,超越自身局限,去做有益于人类和万物的事情?

这些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问题,也是可以向孩子启蒙的,也许他现在很懵懂,但是有些东西一旦在孩子心中萌芽,得到合适的机会就会茁壮成长。

再次,生命的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成长

任何生命,都有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人也不例外。在变化中,我们要去承担生命所赋予的一切,美好的,或者艰辛的,或者平缓的。

是敞开自我,坦然接纳,还是极力抗拒,不屈不挠?就在对这些问题的追寻中,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三、如何孩子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并不抽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谈论生死。

首先,当生命消散,让孩子跟身边的事物好好告别

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

她女儿最爱的小金鱼去世了,孩子们非常伤心,小金鱼陪伴她们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给她们带来很多快乐,所以她们决定好好给它道个别。

林间草地,我们用力挖坑,挖出一个十多厘米见深的小坑,轻轻放进了用塑料袋包好的白雪公主”(小鱼的名字),又撒上姐姐提前准备好的紫色小花,覆盖上泥土,还在表层铺上了绿叶。

整个过程,孩子们泣不成声。妹妹仿佛意识到了从此和小鱼的相隔远离,小脸蛋被晶莹的泪珠浸染,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傍晚哭着道别:“小鱼,再见!小鱼,再见……”

死亡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去逃避,而是应该教会孩子好好的告别,好好说一次“再见”,最好有一个简单的仪式,把这件事在孩子心里画个句号。

其次通过阅读绘本来帮助孩子理解生命和死亡

有些“只可意会”却很难用语言传达给孩子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绘本,来帮助孩子理解。

《獾的礼物》、《有生之年》、《死了一百万次的猫》、《纪念碑下的小花》、《栗子树下的礼物》……都是不错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既讲生命,也讲死亡,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细腻的情感表达,读起来“哀而不悲”,也容易让人接受。

尤其是《有生之年》,将宏大的命题一一安放在各种不同的生命体上,将着眼点,放在了“有生之年”,放在诞生与死亡之间漫长的人生,将最大的尊重和尊严,赋予了生命。

与孩子一起共读“有关生死”教育的绘本故事,也许孩子还不能完全明白,但随着他们成长,阅历的增加,他们会渐渐明白生命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能够比较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失去,能在失去之前学会珍惜。

孩子们有权利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有权利了解自身,然后选择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如何度过每一个瞬间。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短暂,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甚至更进一步,万物有灵,因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产生一种宏大而悲悯万物的情怀,推己及人,同理共情他人,甚而情泽万物,能处理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达到和谐安然的状态,这不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吗?

相关文章

  • 清明节扫墓,该如何向孩子表达生命的消逝?

    一、“他到哪里去了?” 清明节,我们缅怀先烈,祭奠已故亲人,很多孩子都会跟着大人去扫墓,一些仪式感比较强的家庭,还...

  • 你该如何向孩子解释生命?推荐一本与众不同的暖心绘本!

    家长如何向孩子解释生死? 清明扫墓,若孩子问起有关生死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释呢? 解释孩子对有关死亡的各种疑问,引...

  • 2019-04-02

    移风易俗,文明扫墓。 清明节的时候,父母总会带我们去扫墓。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扫墓祭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

  • 关于清明节你必须了解的知识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给逝去的先人、亲友扫墓。那么,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扫墓呢? 寒食墓祭——...

  • 清明节扫墓拜祖应如何做才如法

    《清明节扫墓拜祖应如何做才如法?》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祭祖拜山扫墓的传统节日,民间甚是隆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被世间...

  • 悲伤的情绪如何宣泄?看到最后瞬间泪崩!

    今天是清明节,或许你正带着孩子回老家扫墓。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怕是我们都难以逃避的事情。 关于死亡的绘本很多,我最...

  •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清明节,因为每年都是他外公负责扫墓,很多年没有清明回老家。今年特地带孩子回来祭奠太外婆太外公。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

  • 清明节带着孩子扫墓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晴天 今年的清明节遇到少有的好天气,无风无雨,艳阳高照,最高温度竟达到了三十度。一般情...

  • 4月4日,你可以这样教孩子!

    清明节也是孩子的感恩节! 清明节的意义,对于父母而言,远不止扫墓这么单一,也是陪伴孩子教育孩子认识死亡的好时机。 ...

  • 自然力乐园

    清明节假期爷爷回老家扫墓了,我提前请假一天在家里带孩子,加起来就有四天假期陪伴孩子。如何安排假期的活动让孩子们过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扫墓,该如何向孩子表达生命的消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ks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