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简书上发表文章的小伙伴们是否会关心自己文章的点击率和点赞量?
说实话,我有。
每篇文章我都会因为只有10不到的点击率时而着急,因为我的自尊心希望我能被看到,更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得到认同。
但是回首想一想,我发表这些文字不是为了获得认同而去写的呀,我是为了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的看法可以影响到一些人而写下的,其实大家认同与否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这就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们身处这个浮躁的世界之中,看待自己的角度到底是向内看呢,还是向外看?
何为向外看?
就是一切的行为都是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作为;“写文章为了点击率,没有点击率也就没啥兴趣了”、“买股票全部都是听别人的看法”、“自己能力行不行依赖于别人评判”。
极端的例子就是妈宝,什么事情只要是妈妈说的那就是对的。
何为向内看?
一切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即使别人都不看好,哪怕是头破血流也要完全尊崇自己的意识,极度的自信与高傲,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这是我的事,一切应该由我决定”。
极端的例子就是希特勒,因为自己的极度偏执和自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会理性分析外部世界的情况和内心世界的能力,从而找出最优解。
只是有的时候我们会略有迷失,脑子一根经走向天平的某一端,从而导致不理想的后果。
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避免这种情况呢?
首先,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空挡期,当我们做事走向极端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头脑发热,变得焦躁和愤怒,这就需要给自己摁一下暂停键,让大脑休息10分钟,让自己恢复理智和判断。
例如在会议中,如果双方僵持不下,主持会的人往往会让大家中场休息一下,去上个厕所,喝杯水,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空档期”,让大家可以平复情绪,恢复理智。
接着,咱们可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听听你的信任的人朋友、家人或者同事,和他们不带情绪的交流自己需要的问题,让交流保持客观。
为什么不要带有情绪?
因为你的情绪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对方可能因为对于你情绪的恐惧或者反抗而不得不说着你的话说,最后导致的结果不是客观,而是越发极端。
如何让自己不带情绪而且客观的开始话题,那就需要“空档期”。
最后,你可以写下自己的情绪,并且不断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我会愤怒?因为我同事的话激怒了我;
为什么会激怒我?因为我觉得ta看不起我;
为什么看不起我?因为ta做事总是比我快一步;
为什么会快一步?因为ta经常会和领导交流;
我为什么不能经常积极地和领导交流呢?”
你看,不断的问“为什么”,你不就可以找到自己的问题了吗?
其实,我们都活在一个外部物质丰富,内部情感多变的生命体当中,我们或多或少会因为外部和内部的影响而走向某一个极端,只要我们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空档期,多向外倾听且向内思考,我们就可以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保持着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状态,享受人生的喜乐与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