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古历的龙抬头。按着过去的习惯,要剃头讨个好彩头。
怕是要排长队,等的太不耐烦,早上8点刚过就打电话到店里:请问你们明天几点开门啊?不想等的太久,几点去合适? 店家客气的很:您早上可别过来,我们9点半上班,现在店门口就排长队了。理发师就那么几位,实在忙不过来。您要是怕等,中午,中午过来,客人能少些,师傅心静,给你弄的飘漂亮亮的。
一点多到了店里,果然只等了一位就排上了人头。人一坐定,咱也不用着急啦,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固定的李师傅聊天。李师傅对我的头很熟悉,刚认知我那会儿,聊的都是:你这头发真好,又厚又硬。后来就开始推荐各类的防脱洗发水和护发素,再后来就夸我一定是知识分子(这么费头发一定是搞科技做学问的)。最后,我和他同时释然了。只是偶然给他交待一句:搞短点,显多还精神点。老李也是微微一笑表示了解。
李师傅只有三十七八岁的样子。因为理发这个行当入行早,早些年都是十五六岁开始洗头扫地的做学徒,店里人少忙不过来了,凑手的给男客人吹风,帮女客气烫头,捡老实的练手。李师傅话少勤快悟性高,二十年日复一日的,竟然成了店里的首席。原来10块钱,现在90块,老会员69块。干这一行没有节假日,完全是逆周期工作。老李也是逆生长,长年留着艺术家的长发,随意用橡皮筋扎在脑后,特别像中央电视台已故的主持人李咏。无论寒暑,李师傅都穿一双擦的锃亮的中腰皮靴。我认真的问过他捂不捂脚。李师傅不好意思的一笑:当学徒时,别人不敢让咱理发,也记不住咱,专门做个造型。后来熟客口口相传的,反而不好意思换造型了,也习惯了。
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龙抬头理发的习惯。年轻人现在都特别注意形象,有些讲究的,每周都来修一下头发。让他忍着正月不理发,那真是受不了。信习俗的都是些中老年人。中年人是压力山大,讨个好兆头。老年人没事干,操心儿女,反而有些迷信。你看,早上8点早早排队的都这些人。
我就问他:这讲究和迷信咋分的清哩?李师傅不紧不慢的接:讲究是顺茬走,来不及也计较。迷信是非要不可,今早几个客人为了第一个理,差点打架,还有客人要求理发师必须12点前理完,这就是迷信。比如你,李师傅嘿嘿一笑,你应该是这个当习俗?
从理发馆出来,感觉头很轻,整个人都有些清爽。就想前些年过圣诞节,大家都在城里面漫无目的的走,从东大街走的南大街,从晚上9点走到后半夜,浑身使不完的劲,肯定不是迷信什么圣诞老人的故事。古代的,当代的,西方的,传统的节日很多,年轻人把双十一都当正经节日过了。其实,不过是人们在变动不居的时代大潮中找寻一处锚定,有时是为了回忆,有时是为了快乐,有是是为了改变,有时什么都不为,就是找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