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20150809)

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20150809)

作者: 鹿惊_chaos | 来源:发表于2015-08-09 12:38 被阅读311次

我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在此记录下来,希望多看多想并且加以改正。

大学的时候平日不认真上课,就念想着临时抱一下佛脚,未曾想侥幸也能年年拿到奖学金,于是沾沾自喜想着自己也算是个聪明人。毕业之后,想从事前端,便学习了几个月,这一段时间时松时紧,认真研究手册也不得要领,后来发现原来编程学习与以前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一个是应付考试,一个是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遂改变学习方法又投入学习中,收效甚微,有幸拜读刘未鹏的博客,才知道自己已经放弃思考很久而未曾意识到。

下面内容许多摘自博客内容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在恰当的时候回忆起来。学习新知识并存放在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的起来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应当这样衡量,当遇到需要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的脑海里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他们提取出来。

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比如场景,问题背景,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的线索。

书呆子的记忆根本就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在他的严重解题过程其实跟电话号码簿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唯一编码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正如我自己,大学养成的记忆习惯便是来自于期末复习填鸭式的快速记忆,大学考试难度浅显,很多知识点不需要深刻理解便可答题,有时候老师甚至会够花重点题型,自己的大脑变这样懒惰下来,并且还不自知。现如今需要重新更改记忆的方式,重新换回自己大脑的思考能力,需要多费功夫,努力认真的执行。之前实习工作则多倍灌输“头脑简单向前冲”,有些时候思考太多确实阻碍行动,但是要分清楚哪些是不必要的思考哪些优势必要的思考,总之人不可能“头脑简单向前冲”,这是相对的状态。

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记忆另一个重要特点便是记住了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几遍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到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海洋中的辅导,虽然在那里,但难以访问。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之前看到过一幅图,很是形象,解释了普通人,熟手,创意者之间的思维区别。一幅图上有许多个小点,普通人的各个小点都是孤立的,熟手的小点之间有着各种有序的连线,能够触类旁通,创意者的小点之间也有连线,但是这个连线将小点组成了另外的一幅图,这意味着创新创造,从无到有。

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到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本质,去除不相干的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新知识。

具体实践方法,如何更有效的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会因为新的知识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温故知新),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创造回忆的机会,

2.1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和朋友讨论交流,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在彼此表达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记忆和理解。也可以通过写博客,来整合梳理回顾一段时间所学。

2.2整理笔记 经常整理笔记,整理之前的笔记一来是巩固已经淡化的记忆,二来是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我常常发现对知识的首次记忆是有偏颇的,或者只看到一个方面,或者只关注了一个点,一段时间后再回来看往往能够和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新的思考和知识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良好的分类信息更容易提取。

2.3书写 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点按照一个主题系统传起来大大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我经常做这个事情,这个博客上的文章几乎都是此类文章,例如我始终关注一个主题: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如何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我将这些大的主题分为一些小的主题,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主要总结思维的盲点,以及如何避免这些盲点从而成为更好的地理思考者,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BETTEREXPLAINED则是按照小主题总结一些思维相关的知识,目的仍然是如何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对事物更理性的判断。

(3)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看别人做或说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我们总是难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教训,弥补的办法就是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他们,使他们和你得情绪记忆挂钩。很多时候你也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看看会发生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时间资源,取而代之的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4)抽象和推广 人类大脑最杰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推理,或者只得是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不加抽象的话,知识总是和无关紧要的细节挂钩,被约束在狭隘的特定场景,无法传播,抽象使其在知识树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运用到多个分支上,同样,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别忘了讲一个问题抽象一下,剔除不相关的细节,使问题也从一个特定的分支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如果不懂的看到问题的本质,便很难利用之前推广出来的结论,而是会被我们的原始大脑的一些可预期的非理想所控制(例如从中,从权威,甚至可拍的行为陷阱——推迟决策),成为正常的傻瓜。

(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 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注意1、样本大小很关键,样本越少越容易得到偏差结论 2、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者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的犯着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就是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为必然。

观察、阅读、并且别忘带着你的理性去审视,弄清娱乐是娱乐,知识是知识,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尼德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

个别优秀评论:

学习脉络:举例->抽象->类比->总结->实践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很赞同这两句话,很多的演讲者煽动性的语言就很容易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而沉浸“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但是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于这种反身思考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有的人能很快的意识到自己在跟随别人的思想跑迷失了自己,有的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如何“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其实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的事情,就像鱼的想象力很难突破水面一样,当然前文谈到的换位思考确实大有裨益,但往往因人而异(比如“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思考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有的人习惯否定别人,有的人习惯奉承自己,是否得到真正的知识个人觉得应该先透彻的理解问题摆正思维立场。

是别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最后附上原文链接:[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相关文章

  • 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20150809)

    我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在此记录下来,希望多看多想并且加以改正。 大学的时候平日不认真上课,就念想着临时抱一下佛脚,未...

  • 如何有效记忆和学习

    读书笔记|《暗时间》 在电视或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物,武功秘籍看一遍就能过目不忘,从而练就称霸武林的神功。 ...

  •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看到一篇关于记忆和学习挺有深度思想的文章 [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 整体性学习

    《如何高效学习》中对比机械记忆和整体性学习: 机械记忆:反复记忆信息,希望以此牢记信息。 机械记忆有效的前提是大脑...

  • 如何有效记忆和学习(中英双语)

    大家都知道有效记忆对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才能有效记忆以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启动大脑》中提到的...

  • 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和学习

    今天还是看了《暗时间》,内容是关于学习和记忆的: 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

  • 《暗时间》读书笔记(三)

    第一篇暗时间の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学习的密度及专注力 我们一直在说能力,但是能力到底是什么,如何衡量,如何获得,...

  • 《暗时间》第二篇

    如何有效地记忆和学习 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 对于理解记忆的...

  • 【日更10】劲松二幼学习感悟

    学习目的:主题活动如何有效开展,和区域活动如何有效结合;教室对课堂的掌控以及如何和孩子友好相处。 学习内容:集体教...

  • J8班一组08张祖龙《如何学习》读后感

    这周阅读了如何学习,并且学习掌握如何学习有效的方法。 要想让记忆的提取能力越来越不被周围环境影响,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201508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qi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