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历史是“字斟句酌”后的“推陈出新”

解读历史是“字斟句酌”后的“推陈出新”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3-12-30 23:17 被阅读0次

历史,比任何一门学科都讲究治学严谨,它早于人的认知,是埋没在土壤里的“光阴老人”。

因此,我们要读的并不是洋洋洒洒好多字的历史读物,而是明明白白告诉你史料有限、解读亦有缺陷的历史书籍。

新星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三辑)前言中,作者熊逸说:

 “在古代史领域,哪怕抓住所有已知条件,我们仍然会错失一些不可或缺的事物,以至于我们自以为的全景、全貌,不过是盲人摸象和管中窥豹。”

我想,正是有着这样坦诚与自信的治学态度,才能把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作品带给大家。这也是熊逸解读版本的《资治通鉴》从第一辑火到第三辑的原因。

在新出版的第三辑内容中,笔触从公元前209年延伸至公元前170年,以260个问题为引子,以重要历史人物及事迹的谜题为线索,探究“秦亡汉兴”这一阶段的恢弘历史。

“秦亡汉兴”这段历史中,又以“秦亡”最为令人不解。也许连亲历过“六合并”的秦国子民也没想明白,秦始皇雷厉风行统一六国的壮举尚历历在目,转瞬,泱泱大国却为何葬送在小儿子胡亥手中?

为了解读这一段历史真相,熊逸从“胡亥从秦始皇手里继承了什么”“为什么说胡亥的统治有系统性风险”“秦二世是怎么做皇帝”“赵高是怎么献计献策的”“胡亥怎么对付大臣和诸公子”以及“秦国宗室振恐是怎么回事”这六个问题出发,深入历史现象背后探查史实成因。

在论述胡亥所继承的“遗产”时,熊逸分列出广袤版图、中央集权体制、法家治国理念、科层制官僚系统、约十九位亲哥哥五类“遗产”。对于继承权本就存疑的胡亥而言,登基后的直接威胁来自有着同样血脉(即合法继承权)的十九位哥哥和数量不详的姐妹。也因此,在狼子野心的赵高的怂恿下,一场针对秦宗室的“大清洗”开始了。

不过,解决了手足威胁并不能挽救秦朝于危亡的边缘。

《资治通鉴》原文有一段话提到:

夏,四月,二世至咸阳,谓赵高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吾年寿,可乎?”

这是一段描写胡亥登基次年由东巡路线返回咸阳后,对赵高说的话。话里话外不过是说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由此可见,胡亥称王不过是为了王位背后附带的享乐资本,并无半分始皇帝的统治野心和魄力。

熊逸还分析道:作为一个短时间内合并而来的国家,秦朝的人心根基不稳。首先,赵高的“耳边风”使得胡亥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父亲秦始皇的旧臣痛下杀手;其次,秦朝不愿效法先王的做法,在施行严苛法令的同时,没有灵活地对山东六国人民尤其是旧贵族施以仁策。这些决定都严重动摇了秦朝的根基。

以上种种加上胡亥并没有领导国家的决心,在后世者看来,秦朝迅速灭亡正是“可预见性的结果”。

过去,在浅薄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仅仅围绕着胡亥性情之残暴、赵高心思之歹毒评说“秦灭”的原因,便是面对贤者公子扶苏的死,也只是一声遗憾的叹息。

我们未曾想过,朝代兴替中,像秦朝这般不常见的骤兴骤亡,其背后的成因绝非是上位者与佞臣联手布局那么简单。通过熊逸的解读,我们得以从国内外的政治、哲学、考古等多方面研究结果的引用和对比中,找到“历史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历史对人类而言无非只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导人类认识自己的来源,二是指导人类规划自己的未来。

普通的历史解读类书籍大多只是告诉了读者“为什么”,却很少提到“怎么做”。在时刻讲究效益的当下,我不认为读者们仅仅满足于弄清楚“为什么”。只有明明白白地从历史中提炼出“怎么做”,才是每一位研读历史的读者所期待的。

如果你也对五代十国以前的中国古代史感兴趣,你立志要从历史中找到改善自己生活及工作处境的办法,那《资治通鉴:熊逸版》确是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字斟句酌的经典名句:

    一个深思熟虑的字,胜过万千肤浅的句。 —鲁迅 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学者、文人写作态度极其严谨...

  • 从安史之乱的前因看人、我、众之手稿

    我解读的历史和别人解读的历史,一定是不一样。即便是我解读同一段历史,针对不同的“输出”目标,也会不一样。历史没有真...

  • 感悟

    字斟句酌的魅力

  • 解读历史

    昨天是教师节,看看朋友圈,看到好多人给老师发祝福。老师的节日,老师应该挺高兴的吧。 昨天看到我认识的几个老师正在领...

  • 历史解读

    最近迷上了历史,每个朝代的更迭,每个人物的起伏,都是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 读《秦制两千年》有感 卿知/11月读后感

    这是10月共读计划,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读完后恍然大悟,这本书不是简单罗列历史,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的...

  • 需求的威力

    需求的威力,多大? 读读历史,时代进步,推陈出新,优胜劣汰。 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蒸汽机、电、汽...

  • 历史再精彩也要有人书写出来,更要有人解读到位

    历史的书写,由写史的人完成,历史的解读,有众生去理解 历史的精彩,是描写也是夸赞,历史的叹息,是挣扎也是沉沦 有着...

  • 安史之乱的前因

    《机关算尽的盛世权相》读后感 我解读的历史和别人解读的历史,一定是不一样。即便是我解读同一段历史,针对不同的“输出...

  • 【阅读札记】字斟句酌析语感

    解读《天上的街市》 学习诗歌有许多种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字斟句酌分析语感。这是语感派语文教学名师洪镇涛先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历史是“字斟句酌”后的“推陈出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ve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