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我姐带着几个孩子去到老家周边的景区游玩,在景区入口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简单传统的小游戏,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大小朋友,比如打气枪、套圈、充气城堡等等。其中有一个从未见过的写数游戏很快就吸引了我们。
走过去一打探,看见有5位游客正在一张小方格子纸上认真写着1-600的数字。我们问老板游戏怎么玩?老板递了一张过塑纸过来,上面写了游戏规则:交20元挑战写1-600的数字,不限时,只要不涂改、不漏数、不重复,挑战成功不仅退回20元,还可以随意挑选一个娃娃。读初中的外甥女一看便觉得这太容易了,又很想带走奖品区里的一个娃娃,于是要求挑战一次。
说干就干,外甥女拿到方格纸,立马干劲十足的开写,速度飞快。我看到她左边的一个中年女子写到300多,每写10多个数字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右边的一位老年人写到500多,同样也是写几个数,就停下来休息数秒,于是提醒外甥女写慢点,果然才写到91,外甥女便不自觉地涂改了一下,游戏结束,挑战失败。
外甥女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这一次她稍微放慢了些速度,但越写到后面,不自觉又开始加快了进度。左旁的中年人终于快写到400时,实在是熬不住,直接放弃说“不写了,手都写麻了”;右旁的老年人已经写到头脑不太清醒了,写了519之后,还要问一下旁边的人“下一个是520吧?”,果然不一会儿写了528,就直接跳到530,挑战失败。
外甥女写到200多,越写越起劲,看到旁边的长辈都失败了,一边写还一边偷笑,自以为一定能挑战成功。结果可想而知,啪啪打脸,快到300时,外甥女又一次进行了涂改,挑战失败。
经过实践验证,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时,外甥女不敢再自信满满地说“这太简单了”,也不再要求再来一次。但我姐却依然不信这是一件有些难度的事情,等我们离开一会儿后,她仍然掉头回去,要求亲自挑战一次。这一次,我们没有在旁边观看,而是让她一人专心写数,不过没过几分钟,她也空手而回。
人果然很容易过度乐观,从而高估自己,尤其是面对很多看起来简单的游戏,总觉得自己会轻易拿捏。殊不知商家正是拿捏住游客的的这种侥幸心理,设计出一个个看似奖品唾手可得的小游戏,但实操起来却非常考验耐力、专注力和心态,本就是一个低概率成功事件。
想起除夕之夜,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玩起了网络上很火的铲钱游戏。在桌上放满了10元、5元、1元不同面额的纸币,只要求蒙住眼睛,一只手拿着炒菜的铲子,在桌上把钱铲到另一手拿的盆子里,铲倒的钱就属于自己。看起来异常简单的游戏,真正做起来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连家里的老厨师我的母亲亲自上阵,最后也仅仅铲了23元,比预估的少了77。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碰到类似这种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的“陷阱”,它总是穿着各种华丽的外套,引诱着一个又一个过客。如果我们不懂得从他人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认为自己可以幸免,过于乐观地高估自己的实力,盲目尝试,那下一个掉进去的很可能会是我们自己。
当然,如果能够理性地评估游戏过程中可遇到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接受最坏的结果,通过现实去验证自己的所想是否符合实际,从而不断地尝试试错,以此丰富自己的经历,客观地了解自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