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教育
孩子被欺负,应该教会他用拳头打回去吗?

孩子被欺负,应该教会他用拳头打回去吗?

作者: 火星妈妈yoyo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8:07 被阅读68次

        在讲述今天话题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小故事,2009年我在刚刚开始参加蒙特梭利教师培训时,当时的培训师就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的话题和我们分享她的故事。

        在她孩子的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长大人高马大经常会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对她儿子也不例外。而且这个小孩仗着自己身强力壮还经常会打其他的小朋友。这位老师就经常告诉自己的儿子:“如果下次你再被欺负的话一定要打回去。”,虽然她经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的情况依然还会发生。

        过了很久,突然有一天她的儿子回家特别兴奋的和她说:“妈妈,我今天没有被那个小孩欺负。”

        老师说:“哦!那很棒呀!你能和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她的儿子说:“我仔细观察了,我发现他表情一不对就会发火,一发火就会打人,所以今天我看到他表情不对的时候我就赶紧跑掉,这样我就没有被他打了。”

        老师听完以后表达了自己心酸的感情,但是接着她又说:“你看,小朋友一定是在日常的互动中掌握了这样的丛林生存法则。”

        当时的我还不是特别明白老师表达意思,我想最简单的方式难道不是用拳头还回去吗?

        可是当我进入到幼儿园里深入观察孩子们,到后来自己做了妈妈以后,我发现其实孩子们的状态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每一个孩子因为天生的气质类型不同,所以他们的外在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活泼的、热情的、平和的、害羞的、敏感的、安静的、易怒的等等。

        作为一个热情洋溢、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射手座妈妈面对我家这样一个极其敏感、细腻和情感内敛的巨蟹座男生有的时候很崩溃。我每天都处在娃儿各种各样的状况中,怎么又不开心,怎么又发脾气,怎么又有情绪啦......当然,作为一个还算合格的妈妈,当他出现各种状况的时候,虽然我的内心万马奔腾😭😭😭,但是我大部分时间依然会去理解他,偶尔也会有耐不住情绪的时候。😤😤

        从小,娃儿在和小朋友的互动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容易被欺负,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不敢抗争,只会用哭声来表达;有的时候被抢了也无所谓,对于自己的物品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捍卫能力。

        最近一次幼儿园的公开课上,我观察到了一些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顿时让我这个老母亲又操碎了心。

        他们班里有一个年龄相对大一些的男孩,体格也很强壮。那天的课堂上他和这个小男孩坐在一起,然后小男孩就冲着娃儿的耳朵,突然猛地大声说话。当时,我内心的火“蹭”地一下就起来了。不过我当时的反应是看娃儿接下来会怎么做。娃儿只是笑,接着小男孩又继续冲着他的耳朵大声的吼叫。(此过程老师没有看到)娃儿这时也开始模仿朝小男孩的耳朵猛地说话,然后到此就被我制止了。

        接下来放学以后去公园里玩耍,小男孩又拽着娃儿的衣服两个人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我一看会很危险就又赶紧制止了。很快玩着玩着就不见了他们的踪影,没过多久娃儿哭着找我,原来这个小男孩又开始叫娃儿“小不点”,娃儿表现的很生气,开始走到我这边需求帮助。

        其实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就是在孩子们的互动中,他们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社会团体中都有领导者、被领导者、参与者、附和者、游离者等不同的角色。你会发现强势的孩子一般在平时的互动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而弱势的孩子在集体中往往保持着被领导的角色。

        第二,虽然我们说校园欺凌事件真正发生是在小学高年级以后乃至初高中及大学。但是我们会发现,孩子被欺负的事件其实是在逐步升级的。在孩子们日常的互动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的东西没被经过允许就被抢走、被弄坏、被起外号,被戏弄、被捉弄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被起哄,被其他人嘲笑等等。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状况并及时给予回应帮助他,可是将来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及时获得有效地信息给予孩子保护,甚至孩子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被我们知道,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被伤害呢?

        真的应该是用拳头还回去吗?

        其实,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地将你家中的价值观灌输和传递给孩子,尤其在发生事情的时候及时的回馈、教育和帮助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当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家长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不带评价的描述整个事情,问问孩子“当你被这么对待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愤怒的、沮丧的、好玩的还是无所谓的?”当然对于情绪的认知和培养是另一个父母要去训练孩子的话题。当我们了解孩子的情绪感知时就能知道这件事情在他心目中的影响。也许孩子无所谓是家长小题大做,也许在家长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帮助孩子想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加以练习

        用拳头是最好的办法吗?其实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之间互动的关系不同,他们其实很难会用到家长告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对于相互关系中弱势一方的孩子来说,用拳头打回去这个办法,对他们来讲其实是很大的挑战。而且我们也不希望孩子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解决。所以,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有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去解决问题。就像最开始故事中的那个孩子一样,他们一定是在互动中掌握自己的解决办法,学会丛林生存法则。

        家长也需要在家多多带着孩子进行场景模拟练习,孩子学会使用好的有效的方法一定是在模拟练习中形成本能的反应。比如说:教会孩子大声的说,不可以,我会告诉老师;我有自己的名字,我不叫小不点等等。

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往往是社会支持系统差、形影单只的孩子容易变成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家长需要帮助自己的孩子建立伙伴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带着他们和邻居家的孩子、幼儿园的同班同学一起玩耍、互动,让孩子们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是领导和被领导的状态,让他们感受到多元化的角色互动。

四、给予孩子家庭的支持

        告知孩子不管你怎么样,爸爸妈妈都是最爱你的。通过自己的角度去表述,告诉孩子,你是我最爱的宝贝,我不希望别人伤害到你。如果有问题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一定会帮助你一起解决的。

五、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生性敏感、内向的孩子是需要家长的鼓励给予自信心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平时多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做得棒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鼓励、表扬他们。

        家长还可以做本成功日记记录下孩子成功的时刻,经常读给孩子听一听,不断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发现孩子优势的地方,在孩子擅长的方向多引领、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被欺负,应该教会他用拳头打回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a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