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在对方给出建议的时候,有些人会直白的给出,而有些人却是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案例给出。同样的问题,但后者更容易被接受,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如何将故事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不得不提《故事思维》一书了
本书作者安妮特.西蒙斯,是美国著名的公共演讲人和培训师。她曾创办美国团体程序咨询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税局、微软公司等美国大型企业。通过对这些大企业的高管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通过故事去触动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从而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这本《故事思维》更是她的奠基之作。
作者认为,讲故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那么到底为什么故事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表达才算讲故事,以及如何故事的效用最大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沟通王者—故事
日常沟通当中,我们难免会直接指明对方的错误,或者是直接向对方提出要求。但是,请回想当时我们这样的沟通方式,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
应该是效果不佳,或者是沟通陷入僵局了吧。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的本性都是希望自己能够被认可,被尊重,被重视的。如果我们直接当面指出对方的错误。他们会认为自己被否定,从而本能的反抗。即便在有些情况下,他们表面上接受了,但是内心里他们并不认可,今后同样的状况还有可能再次出现。
讲故事的方式是表面上看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但其实是希望通过别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一方面这样的方式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同时他们最后的做法是自己思考的结果,所以他们会发自内心的认可,并对自己的所做负责。进而可以得到一个长久持续的效果。
即便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依旧有他自己的故事。如果当我们的故事能够给对方以启发,触动他们内心未被觉知的故事时就可以达到影响他们的效果,这也是一般的直接表达无法企及的。
2.真正的故事
既然讲故事这么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讲故事呢?
不管这个故事讲述几件事情,甚至有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只要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沟通效果,它就是一个好故事。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讲故事并不等于举例子,也不是事实的简单叠加。故事是有感情,有生命的,很多时候,故事能够让沟通双方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如果说例子或者事实是一颗颗珍珠,那么故事就是珍珠项链的那条线将一颗颗珍珠穿起来。
相信很多人在做简历的时候都会列出过往的经历,做过什么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1234条列出来,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这的确是一个正确的制作简历的方式,但是在面试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是这样1234一条条的说出来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在摆事实举例子,尤其是对于一些不是很突出的经历或成绩,这样的方式并没有说服力。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故事的方式将这些经历融合起来,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对方,就会更有说服力。
比如书中提到一个美国的富三代斯基普接掌公司,但是并没有得到股东的信任。这时候他并不是1234列出了他的工作经历和学历。而是给股东们讲了一个他之前在船厂画电器平面图,被一名船厂工人指出错误并改正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他至少表明了两点:一、他是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并且之前也得到过教训;二、广纳谏言,只要是正确的意见,不论身份高低。
所以无论例子还是事实,他们都是一个个冰冷的独立个体。而故事将他们整合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虽然珍珠很美丽,但是却不实用,只有当它成为一条珍珠项链的时候才能被人佩戴,起到装饰的作用。
3.将故事的效用最大化
既然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作用如此之大,那我们该如何讲述才能让他的发挥最大的作用呢?
01.明确目的
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讲故事也不例外。
在沟通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这样我们选取的故事才能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比如我们只是为了指出对方的不足,还是希望对方可以进一步改进。这两个不同的层面我们讲的故事是不一样的,后者在故事当中就让对方感知到改进后的好处是什么。
02.细节
事实是理性的,故事是感性的。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那些感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一个个小小的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可以为对方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的感受,从而影响到对方。
比如我们看到的旅游广告,通过对细节的描述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心之向往。
03.善用沉默
沟通是双向的,所以讲故事并不是我们一味的讲,而需要学会善用沉默。沉默可以让对方有参与感,让对方感知我们的情绪,体味我们的情绪。可以说是情绪和感受的放大镜。
讲到惊险处,讲到动情处,讲到有悬念的地方等,这时候的沉默会将的效用放大。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的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掌握一定的技巧更是可以扩大效果。改变从尝试开始,期待你日益精进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