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台寺,又名普化寺,是全国仅存的450所皇家寺院之一。
白台寺坐落于新绛县城西北方向二十公里处,有一条旅游路可以从新绛县城直达,在光马村西侧。
有碑文记载,白台寺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即公元726年,单说“重修”后,距今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从建筑、历史文化内涵到旅游价值来看,都值得您到此一游。
据记载,“白台寺”名字的由来,是缘于建筑白台寺的垒土高台,神似释迦牟尼佛脚下的白色莲台而得名。
曾经寺庙里的主持释宽德老师父讲过,传说中,“白台寺”是因为当初修建寺庙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曾经站在白色莲花台上现身垒台而得名。
前来旅游的人们,会去研究那些保存完好或者残破的石碑,从一张张石碑的碑文中,探索出白台寺在某个王朝从繁盛走向衰落的记录,找出白台寺在唐、宋、元、明、清,等朝代,N多次重修重建的确切朝代和年份。
他们参观白台寺,用手机或者相机拍一些照片,保存他们印象中白台寺的样子,通过古建筑和彩塑的各个特点,来研究它们的历史。
他们研究的,大多都是我所不懂的。
只是,我出生在白台寺东边的光马村里,我想说一说,我所知道的“白台寺”。
当您远远地看到寺庙的时候,它建筑在在垒土高台之上,朱红色的红墙,门柱,历经千年仍然夺目。
走近山门,脚下踩着那些乌黑蹭亮的,被千百年来的亿万香客走过的,光滑发亮的青黑色石板,还有一抬头,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都能够证明,白台寺从建寺之初就备受看重,而且香火旺盛。
寺庙有大大小小的很多石碑,每块石碑上都镌刻着碑文,那些字迹清晰的或者模糊的,保存完整的或是残破不全的石碑,都诉说着白台寺见证过很多的朝代,曾经多少次繁华而旺盛,也衰落被毁坏,后来,再重新修建。
在这里,历朝历代都有出家人,和尚、沙弥或者守护着的存在,他们怕纸张和布帛不能保存太久,就用心地把白台寺的清规戒律,和曾经的枯荣一“录”,“再录”,再“重录”,把N度的兴衰刻在石碑上,记录并保存下来,让我们后世之人通过这些文字,去窥探白台寺那悠远的历史痕迹。
白台寺现存主要硬件建筑,在原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排列有:法藏阁,山门,垛楼,释迦殿,舍利塔,后大殿,皆坐北向南。寺内唐宋以来的石碑俱存,多数的碑刻被嵌在各殿的墙体上,还有唐代九级舍利塔一座,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铁云牌一叶。
站在寺庙外法藏阁下,由南向北,可看到法藏阁有三层,全殿木质结构依断崖而建,形制壮丽,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工艺高超,是晋南独一无二的古建筑。从山门看去,法藏阁双层房檐,屋面平缓,出檐深远,鸱吻简单粗狂,有梁架为汉式,枓栱硕大,所用的每根柱子都很粗壮。
只见那雄健的枓栱一排一排自阁间凌空而起,尤其是在第三层最为精妙。枓栱为榫卯结合,栱架在枓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枓,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栱托枓,枓托栱,虽然低调,其实高贵又繁华。
由枓栱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支撑着那些高挑着向上翘起的,深远的出檐,犹如雄鹰展翅鼓风欲翔,优美壮观,看似奔放,又不失典雅。
这些,据我了解,大概是大唐的建筑风格,有资料说,唐代枓栱技术成熟之后,就专为皇族所用,不允许民间使用了,这大概可以说明,在枓栱技术专门为皇家所用之前,白台寺就已经建成,也或者是重修的时候工匠们所用的技术吧?
也有人拿出资料证明,白台寺法藏阁修建于金天眷年间。
不管怎么说,历经千年,在荒野之中,白台寺能够保存下来这些古建筑,已经是很难得了。
法藏阁名为“三滴水法藏阁”,是说法藏阁歇山式檐屋顶形式的古建筑名称,像是“三滴水”的样子。
最底层并没有楼梯,能看到上层在房檐南侧前接出一檐来,如同悬挂在断崖上一般,便是第三层了,需要从山门进入白台寺的院子里,再绕过去,便能到达三层的药师佛殿,站在殿前的栏杆处,看到蓝天白云下碧绿的田野,顿觉心旷神怡,是否也会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诗意?
三滴法藏阁在前,大殿在其后,阁基高于殿基,在阁前看着是楼,从院子里看,是个大殿,这应该是依断崖而建所造成的前楼后殿的效果。
法藏阁外围最底层的那个房间,是土地老爷的房间,从土地老爷门口向东走,便是二层小楼样式的山门——如今只剩下山门洞了,记得我们小时候,山门口站着两位高大威猛的将军彩塑,手持兵器,面带怒容,瞪圆了双目,能吓得小孩子哇哇直哭。
从幽深的门洞进入白台寺,每座佛殿中都有历经千年仍然栩栩如生,法相庄严,色彩艳丽的彩塑,连他们衣服上简洁的线条都那么自然流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