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过自招路

走过自招路

作者: 崂山美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17:41 被阅读0次
走过自招路

新年伊始,各个辅导机构就开始为重点高中的自招摇旗呐喊了,学校领导老师也投入到紧张的备战状态,孩子们更如起跑线上的运动员,正盯着前方的终点线,就等着发令枪响便奋力出击。作为一所颇受领导重视百姓关注的名校,自招压力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几个主要负责的老师哪怕是在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也不敢有丝毫放松,自招备课已然启动,那份愁绪也如李清照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回想2017的春天,我和老师同学们摸着石头走过的崂山自招路,史诗般写进了我的生命历程。翻看当时写下的工作日志,那一幕幕、一场场、一次次的故事如在眼前。

为什么要参加自招?

2017年,是崂山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崂山纳入全市统筹招生,崂山的初中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市内的高中了,自然也包括要参与自招的竞争。对崂山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好事。

自招,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大学有自招,我市的高中学校也由原来的直升变成了自招。自招与学校特色办学相结合,选拔的是学习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自招安排在四月下旬,今年有14所学校有自招资格,共招收1140人。笔试的科目基本都是三门,数学、物理、英语的命中率最高,其次是语文和化学。笔试结束的第二天,各校都会安排面试。面试的录取率一般是1:1.2,二中是1:1.5,五十八中是1:1.1。

四月下旬,正是学生艰苦的二轮复习阶段,当大部分学子在题海中沉浮的时候,通过自招被录取的学生已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或者去北京的高校游学了。七月,中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陆续发布,家长们焦虑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过线的时候,自招生的家长早已带孩子出门旅游了。尤其是今年录取线涨声一片,有些孩子只能对着自己心仪的学校望洋兴叹,而原来那个不如自己的同学已经通过自招稳坐钓鱼台了,家长和孩子内心的痛苦,别人是无法体会的。

当然,自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规划。自招班的学生是学校的宝贝,校长会亲自给学生授课,骨干老师也会轮流给学生上课,这些课的意义不在于多少书本知识,而是对高中三年学习的规划,对高考政策的解读,对大学生活的介绍,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所以,自招的孩子并不像有些家长认为的那样,玩三四个月的时间,没什么好处。实际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有了大学自招的方向,六月份就开始有针对性地上课了。有些辅导机构专门为自招生量身打造的竞赛课程,就是让学生提前三年着手准备高考自招了。以后的高考也不再是裸考一条路,自招、综招,对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为学生开辟的升学道路也越来越多样化。家长和学生都要提前学习,提前认知,这样才不会去打无准备的战役。

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自招进名校?

自招过后,青岛的新闻媒体会争相报道一些特别优秀的孩子,比如《青岛晚报》报道了一个孩子,小学接触初中课程,初中学完高中课程,以数学满分、物理98分的好成绩被二中录取。还有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这些报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市内优生家长的培育意识非常强,他们有计划地安排孩子学习课程、参加活动,成功绝非偶然。天资聪颖、学科优势突出、综合素质高,是名校选拔自招生的基本条件。

我校张同学自招进了58中,也是这样全面发展的学生,班长、学生会主席、民乐团团长等职务让她的沟通表达能力都很强,不仅如此,她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也被老师们称赞。坚持每天晨读英语课文,所以她的英语笔试和口语都出类拔萃。本来她的数学物理并不突出,可是认准了58中的目标后,她就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从初三寒假开始学习初高衔接的知识,两所学校的学科竞赛她都参加,逐渐崭露了头角,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稳稳地胜出。

李同学也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个明显偏理科的学生,凭借数理化的学科特长,成功考入青岛九中。若按他的全科成绩,他是无法达线的。

很多自招成功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准备自招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来的韧劲和决心让人吃惊,有些孩子一改往日干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样子,变得好学上进而又专注,好像换了一个人。所以说,孩子的潜力有时候会大大超出家长的意料,善于挖掘和激发,才能成就孩子。

如何看待自招的失败?

有的家长觉得,什么事都有利有弊,让孩子经历中考的历练也是好的,孩子如果不经历中考,似乎就缺乏了锻炼,将来应对高考的时候会受不了,所以自动放弃自招。我想家长也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准备自招和参加自招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历练机会。

我校有个董同学,从初一开始成绩一直稳定在级部前三名,是大家公认的学霸。可是,她的家长明确表态,不让孩子参加自招。理由是,孩子的数学物理不突出,自招也不会成功。应该说,这个家长是比较理性的,他清楚孩子的特点。可是,这样的决定不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吗?孩子看到别的同学多在学习初高衔接的课程了,自己也跃跃欲试,可是家长的固执让孩子成了局外人。家长顾虑,孩子如果忙活自招去了,学的初高衔接的知识在中考中不考,岂不是浪费时间?其实,有余力的孩子多学一点,只能对校内的课程有利而无害,尤其是理科思维的培养,要打开,要扩展,而不是禁锢。今年的中考题目出来后,理科老师们都感慨,题目灵活,参加过自招培训的学生会更有利,而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考进二中的八个学生,有七个是参加过二中自招的,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毫不气馁,勇往直前,最终还是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我相信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他们学过的初高衔接课程在高中一定会发生有利的连锁反应。

自招过后,我专门给自招失败的孩子们上过一堂课,让每个孩子自己说说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结果孩子们踊跃发言,说了自己的努力,说了家人的祝福,也说出了自己的痛苦,虽然边说边流泪,可是当他们说完后,反而释然了,没有一个孩子承认自己被打败,反而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发出再战的宣言,铿锵有力,意气风发,不需老师来疗伤,更不需心理老师介入,这些孩子比大人想象的坚强,他们明事理,有志气,有骨气。最后的中考成绩证明,经历自招失败的孩子的中考发挥都不错,绝大多数进入了自己的理想学校。

如何定位自招学校?

自招是在中考之前的一条升学渠道,也就是说拥有自招资格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多了一次机会,因为是多出的一次机会,而不是唯一的机会,所以我们鼓励学生适当摸高,但不是盲目摸高。

怎么理解适当二字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孩子裸考的水平只能勉强达到二类学校的普通班,那么尝试一下这个学校的自招班就是适当摸高。今年我校有5个学生考进了实验高中的自招班,从他们以往的名次来看,如果他们参加中考的话,有两三个人达不到普通班的录取线,也拿不到指标生,那就无缘此校了。如果孩子的数学物理等科目比较突出,又学习了初高衔接的课程,那就可以再跳一跳,试试一中或九中的自招,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李同学就是这种情况。

准确定位也要避免自招走低的现象。有的孩子抱着早招上早解放的思想,希望通过自招后就不用再经历枯燥的中考复习了,为了增强命中率,故意走低报考,这也是不提倡的。

准确定位的方法可以参照八下期末、九上期中期末考试中几个自招科目的成绩和名次,也可以和任课老师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听听老师的建议,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孩子。

当然,自招的竞争非常激烈,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孩子都要面临被淘汰的可能。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于优生而言,他们大多没有尝试过真正的失败的滋味,落榜后的失落是理所当然的,眼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关键是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全力以赴,结果无悔!

走过自招路

相关文章

  • 走过自招路

    新年伊始,各个辅导机构就开始为重点高中的自招摇旗呐喊了,学校领导老师也投入到紧张的备战状态,孩子们更如起跑线上的运...

  • 走没有人走过的路,更容易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过的路不会出错。但是我们忽略了那样的路即使很稳妥,但也非常容易迷失自...

  • 自招

    事实上对刚才不满 明明想不顾一切想读完感兴趣内容 但理性照着额头还是锤出一个个包 这种事发生不止一两次 多了也就习...

  • 互联网校招流程和时间表

    说在前面:走过校招的路更了解他的艰辛,希望帮到更多的小伙伴,也是给自己更多的历练机会,之后会不断的分享最新的校招资...

  • 程序猿的校招路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校招的套路。17届校招对于我来说已经过去了,是时候总结整理一下,也希望对后面找工作的程序猿们有所...

  • 给初三自招的孩子寒春英语冲刺建议--熟悉真题背后的出题思维

    四八校初三英语自招班寒假课程简介: 1、自招必考语法考点的综合训练,包含贯穿整个自招与高中的动词时态语态辨析、...

  • 走过三年的路

    1. 走过三年的路 我走过春夏秋冬,自南向北的道路;走过三载,从水泥到柏油的道路。火车声在耳边轰鸣...

  • 走过曾走过的路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开始走进这个“暗暗”的世界,远处只有一道光,在这个世界里的所有人以及从这个世界走出去的所有...

  • 走过你走过的路

    很久以来想写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一)这一年 这一年,太多的...

  • 走过你走过的路

    很久以来想写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想时刻提醒自己,留给孩子。 (一)这一年 这一年,太多的不幸与无辜,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过自招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bt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