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体诸因(西泽保彦)
所谓“解体”,即是“分尸”。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异常血腥和恐怖的话题,无论是为了搬运尸体方便还是单纯的泄愤,“”分尸“这种事情都不是正常人能做的出来的。作为一个胆子并不是很大的读者,这种主题的小说我一般来说都是敬而远之。
虽然看的不多,但也不能说是全无了解。让我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分尸案件”就是名侦探柯南中的“绷带怪人杀人事件”---那个“”假胖子”凶手把死者的头割下来藏在衣服下面绝对是童年阴影啊。
岛田庄司在《占星术杀人魔法》中的分尸手法无疑更为经典,无论谁写的推理小说史都肯定绕不过去。这一手法不但在金田一中被袭用,更是被《少年包青天》直接化用了(貌似是“隐逸村之谜”),我们这一代的观众基本上都是多年之后才知道当时惊艳无比的手法原来不是原创。
毫无疑问,岛田庄司对于“分尸”这个主题并不陌生,而在1990年,他看到了一篇鲇川哲也奖的落选作品---以“分尸”为主题的《杀联》。他认为这是篇挺有意思作品,便鼓励作者进一步创作下去。“推理之神”的赞赏让作者备受鼓舞,对《杀联》做了大幅度修改,并增补了不少内容。最终,这部作品在五年之后正式出版了。
这部作品,就是《解体诸因》。而那位作者,就是后来的“新本格”干将西泽保彦。
前面也说了,分尸本是个非常恐怖的主题,可在西泽保彦的笔下却显得非常轻松,甚至有那么几分搞笑。
部长刑警:(夸张地摇了摇头,砸着嘴)真是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警部:什么?你说什么可惜,老长?
部长刑警:什么可惜?当然是死者了!主任也看过这个死者生前的照片吧?漂亮得给小学生当老师真是太浪费了。真是心痛啊!明明这世上美女就快绝迹了。你不觉得吗?啊啊,心痛!明明世界上到处都是随便杀都无所谓的丑女。
看到这段对话,你应该就能大致体会到这本小说是什么风格了吧。
虽然搞怪谐趣,但这本小说在推理上可是毫不含糊,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原则,逻辑上完全没有问题。甚至还体现出了几分古典主义的风采:
女优G:我们七个又重新登上舞台的原因无他,只是为了宣告,在第七幕已经落幕的时间点上,所有的破案线索都已经明白地提示给各位观众了。
女优E:我们在这里向观众提出挑战。
女优A:所有破案的线索都已经明白地提示出来了。
在推理小说黄金时代过去之后,这种挑战读者的设置真是少见了。
所谓“解体诸因”,在小说中共分为九因。而其中的第八因无疑是重中之重,占了近一半的篇幅,这就是由之前《杀联》修改而成的剧本。至于其他八因都是后来围绕着这个故事后来增加的,明显体量不成比例,而精彩程度也远不如第八因。而诸如第五因“解体守护”这样甚至可以说有些无聊了。
不过所有的故事在第九因中来了个大集结,某些地方还推翻了之前看似逻辑自洽的推理。虽然有些刻意,但还算是个不错的句点。
拉普拉斯的魔女(东野圭吾)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挺失败的作品。
很难想象东野圭吾会写出这样一部作品,还号称是“30周年作家纪念作品”,用这样的作品来纪念出道三十周年不会觉得很跌份吗?
之所以说这部作品失败,是因为书中的犯案手法和作案动机都很让人失望。
一部出色的推理小说往往都有着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的高超犯罪手法,而最终解密时却又合情合理令人无话可说,比如东野圭吾自己的《嫌疑人X的献身》,可《拉普拉斯的魔女》不是这样的。
小说中的受害人在空旷地带硫化氢中毒而死,我们都能猜到这是谋杀而不是意外,可凶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无疑是吸引我们看下去的重要原因。
可看到最后几乎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根本就没有什么高超的手法,只是大脑经过改造的凶手拥有着超强的计算能力,全面的分析考虑了周围的环境因素后,让硫化氢气体一直飘到了受害人所在的位置而没有扩散。
敢问这和说凶手是超能力者有什么区别?
至于犯案动机,东野圭吾居然生造出了“父性缺乏症”这么个名词来,以此来解释为何会有人会因为家人不够优秀而设计杀了他们。拜托,为了自圆其说居然自己创造了一个概念,而且还那么不让人信服,这还是写出《恶意》中那种深沉恶意的东野圭吾吗?
坦白说,在拿下直木奖封神后这些年里,除了《解忧杂货店》之外,东野圭吾已经没什么能拿得出手好多作品了。才思枯竭是谁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不妨潜下心来好好缓一下。可东野圭吾依然保持着稳定的一年两本的产量,这些作品靠着他的名头依然可以大卖,可是口碑却是一本不如一本。按理来说他完全不缺钱啊,这是何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