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高中生基本都开学了,对学生而言,意味着需要开始上课,上晚自习,参加考试。而开学考试往往是在开学后第二天进行。
昨天一个学生在QQ上给我说:“老师,我对不起你。”
我问:“咋了?”
她说:“原题,没做对。”
我一看,是呀,前两天刚讲过的,而且反复练习了好几遍的类型题。
于是便安慰了一下学生:“没有关系,这次没做对,来思考一下,下次怎样可以做对。”
其实,这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高中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们常常会误以为自己会了,误以为自己懂了,但到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并不能完完整整做下去。
举个我自己学车的例子。
考科目二,5个项目,反反复复练。如果把科目二考场当作高中生的考场,那出现在考场上的题目也都是原题,而且有充足的时间反复演练才参加考试。
可是,结果呢?即使是教练反复强调过的,到考场还是不能灵活应用。
所以科目二考完一挂科,也如学生一样,第一时间给教练发信息:“教练,我对不起你。科目二挂了。”
对学习者来说,考试没有通过,对不起的可不是老师,而是自己。
因为学习这件事不像购买商品,购买商品,我们是消费者。商品一到手,交易完成。而学习,老师教完只是一个开始,剩下的实践反馈优化过程都是需要自己反复进行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习惯于做一个消费者,但这样,真正的能力不会自动长到自己身上,也即只购买不练习,没有用。
那么,怎样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学会,而不是看着都会,动手全废呢?
自己独立动手做。
不仅要自己独立动手做,而要模拟真实的场景。
如学生考试,拿一道题目,从头到尾自己想思路,动手写,自己计算。
如科目二考试,从上车刷身份证到每一个项目,认真演练,而不是不会了就问教练。
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教练做起来轻而易举的点,但你需要反复练习或者需要仔细思考总结经验的地方。那些细节就是你自己的经验,是可以拿来就用的技能。
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丰富自己对题目和考试项目的理解,不断地在信息上超越之前的自己,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种快乐带来的感觉会比老师带着学习的快乐还要深刻,会让你不断地对考试越来越熟练。
熟能生巧,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做一件事越来越快。
End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更多文章,欢迎访问我的博客:ajing.site;
简书:阿静的小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