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

作者: 秦宇楼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11:55 被阅读190次

    曲径通幽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但“曲径通幽”不仅仅是一款意境婉曼的小诗,多少年来它以脍炙人口的生活气息喻进了多少引人深思的哲学道理,“幽”在“曲径”,“美”在回转。当我们处事斟酌,解决问题时,如能换一种积极的思考方式,找一种更体贴的破题捷径,效果就比直接的勇敢更加美妙,其中“道”,就是过程的方法论,让努力平添了几分意趣的厚度,无意间,就少了些许坚持中的乏味与旅途中的苦燥。

    想到了我的启蒙教育,完全是从爱迪生的那句名言中开启了我的心灵之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当然这种努力精神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最近看到一篇哈佛教授的文章,特别励志。教授点评到,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一个民族特征,却让我们屹立至今,看看我们远古的神话故事,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刑天志在,哪一个神化故事不是以其深刻的内涵告诫后代,要我们与自然做斗争。这种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服输的内在气质,凝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也化成了我们的文化与信仰的灵魂。

    可是,总有那么点缺憾,就是在努力的路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把美好的期待转化成心想事成。这种反差迫使我们理智反证“努力”,一个人在知识的汲取中难道真的就没有天赋上的差距?尤其统计学广泛应用而且大数据把分析本质秒杀的今天,大量的数据很悲催地总结出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同时,信息的无限泛滥,又让我们找到了教课书上有意识的回避掉的爱迪生“没讲完”的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只是半句话的注角,就完全变成了另一种味道。

    还真有负责任的网友,对上述爱迪生言语再次质疑,硬从英文世界里找到了又一种答案:在英文的维基语录里有这样的记录,这是爱迪生1903年所说的一句话,发表在1932年9月美国的哈泼月刊(Harper's Monthly)上,英文原文:“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Accordingly, 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这个版本的前半句一样,后半句大意是“因此,天才不过是一个经常能完成自己工作的聪明人而已”。并没有说“灵感更重要”,而且英文网络里,根本没有找到我们定义的那一句。

    人和人的智商是有差别,回避这个事实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差别的意义只是成功与智商只在一定程度存在着关联,一旦某人智商超过120分,此时更高的智商并不意味着同样转化出更多的现实优势。智商值类似篮球队员的身高值。如想进职业篮球队打球,身高起码要到1.83米。当然1.88米优于1.85米,1.91米优于1.88米。但身高超过某一高度后,身高的作用就会骤减。一个2.03米的球员不一定优于身高1.98米的球员,一个篮球运动员只要身高足够高,超过职业队的身高门槛就可以了。这个理论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用多数案例证实,克里斯托弗•迈克尔•兰根的智商高达195(爱因斯坦是150),但他只能在密苏里乡下的一个马场工作。他为什么没有成为火箭科学家或脑外科医生?谁能说智商近200的克里斯托弗•兰根就比爱因斯坦更聪明?

    这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就是发明“10000小时定律”者。他以大量的生动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真的如爱迪生所言:“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只有经过百分之九十九努力打磨才能发光放彩”。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善的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是要一遍一遍的刻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要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研究者从大多数成功人士中总结出了这个神奇的时长为10000小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例他没有付出艰苦的10000小时,就在某领域轻松战胜了那比他超出万倍努力的同行。如果你确实努力了,且时间成本也远远超过10000小时,但你还是比他人落后了许多,也许除智商外,你更有可能还具有另一个内伤,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世界上的学霸只是比你在干活时更善于使巧劲而非蛮力,只要在正常的天赋范围内,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的,只要给了大量的实践时间,参加特定形式的训练培训,我们一定是奇迹的创造者。《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指出,人的大脑潜力无穷,但我们却不按他的使用手册正常行使功能,只要遵循手册的学习之道。不管你想学什么,总有好的方法帮你轻松取胜,而且只要你领会了学习之道,你完全会爱上学习。

    芭芭拉.奥克利就是这样一位实践者,他从小就对数学和科学深恶痛绝,高中的数理课程一直不及格,三角学到26岁才被补起来,关于自己对技术的无能,以及数理科目的不断挂科,他唯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不够聪明。不过,他有别的兴趣,喜欢历史、社会研究、文化、尤其是语言。在他高中毕业参军后,因俄语学得特别好,他就把大把时间放在这门专长上,形成了良性循环,越学越好。

    但没想到的是,他最后成了美军通信兵部的一名陆军少尉,在这个新技术世界里,如何成为专家,他第一反应是呆若木鸡,他开始对职业生涯进行反思,自己对语言狂热的追逐,实际上是无形中局限了自己培养新的爱好。在退役后,他决定重新训练他的大脑,当他渐渐地学会了如何学习,好像一切事情都变的简单起来,就跟他学语言时那样,数理课程也是越学越好,越学越喜欢学 。后来,他成为了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副主席,哲学博士,专业工程师。她在世界著名的MOOC(慕课)上开创了一堂如何学习的课程,粉丝达到数十万人。

    学习是一个不断赋能的过程,只要相信自己,找对方法,持续努力,你就会找到自信,进入持续发力的正循环,这就像推动飞轮加速,开始很难,但只要转动起来,惯性的矢量,让你想停都停不下来,现在让我们打开芭芭拉轻松学习之道,以全开放的心态进入我们的学习之旅。

    首先要从生理结构上认知我们的大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国际象棋冠军,挪威天才卡尔森在13岁时有一场与传奇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的快棋对局,卡斯帕罗夫大家应该知道,就是两次与深蓝下棋,最终开启了计算机智能击溃人工智能时代的那位。当时赛场时间紧迫,步步惊心,但卡尔森却离开棋盘,到一边晃悠去了,这几乎等同于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空走着钢丝时,即兴来个后空翻。大多数人都认为,卡尔森是用心理战术遏制卡斯帕罗夫,没错,结局也正如卡尔森期望的那样,乱了阵脚的卡斯帕罗夫最终与卡尔森打成了平手。不过,这位天才此时做的,却不仅仅是和经验老成的对手玩心理游戏,更大的成分,卡尔森深谙学习之道,他巧妙地在比赛最紧张时,从专注的棋盘上进行了一种思维转换。

    21世纪以来,神经科学家发现了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存在,一种是专注思维,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另一种是发散性思维,是大脑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维对我们的学习都非常重要。专注性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着力一点,关心的是问题本身的细节,它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而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注意的是事物彼此间的联系,适合于脑洞大开地产生千奇百怪的新想法和更灵活地产生创造性的新点子。

    这两种思维模式都是进化带给我们的生存优势。学习中,我们既需要专注模式调动全部注意力,接收信息,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同时也要切换到发散性思维模式去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卡尔森离开棋盘,正是要让自己放松下来,用发散性思维寻找应对卡斯帕罗夫强大压力的灵感。

    其次,学习与记忆必须有组块的意识。

    当我们在学习记忆中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在记忆碎片化知识时,很难同时记住七个容量以上的知识,这是人的生理机能的客观决定,对数字的记忆尤其是如此。比如记一个手机号13712312513时,我们是不是常常凭着自己下意识习惯设定记忆单位,比如把它分成3个组块:137-1231-2513,这样才占用了3个短时记忆的容量。也有的人分成4个组块:137-12-312-513,这样也只占用了4个记忆容量。这些都是学习中的组块应用。

    组块就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集合,在学习活动中一般有两个过程,一是从下自上的组块过程,这样的好处是通过联系与重复强化组块的建立和加固。比如,一个图书管理员需要管理5000册图书。一开始图书混乱地堆成一堆,我们需要将图书陈列到书架上。此时我们需要自下而上——从碎片到整体,搭建组块。将所有哲学类的书放到书架上,将管理学一类放到另一个书架上。二是从上自下的纵观全局过程,这是让我们看到每个信息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比如我们读一本著作,通过前言,了解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再看这本书的目录,分析作者的思想架构。这就是自上而下,可以让我们总览全局。然后我们再去看着重学习哪些章节。

    组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归纳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强化:

    一是当你学完知识、或听完一本书的时候,请闭上眼睛回忆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刚刚学到了什么?”通过一本书,你能够回忆起书中有几个知识点。或者我们刚刚提到的画一张思维导图或者表格,归纳一下,构建组块,便于我们去记忆。这是第一个方法,回忆书中的要点。

    二是用比喻或实体类比来构建组块。比如说我们初中学化学的时候,老师在讲解2H₂+O₂=2H₂O时,会形容氢气和氧气是两个如胶似漆的朋友,只要碰到一起便会燃烧,打的火热,最后生成水。这其实是一种比喻的方法。

    三是作者提出多加练习。比方说在我们初中或高中学习几何学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画一条辅助线。然后老师会帮助我们归纳出来——这一类问题都可以用画辅助线的方法来解答。我们在头脑里就会形成一个组块。这就是一种归纳的方法。

    再次,杜绝拖延这个学习最大的恶魔。

    拖延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毛病之一,有太多事情让我们分神,陷入拖延简单,但获得玩强的意志力却很难。

    一是拖延症是一种人心理上的玩固的习惯,人的自然习惯遵循能量流动法则,总向能量最低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向解决问题最省力的方向流动。也是人性密码:逃避、自私和懒惰的叠加。人性很难改变,这就要我们加持大量的刻意练习,强化的力量就是让一种新的铭印取代大脑里旧的铭印,好的行为模式只要能刻入到潜意识里,办法只有一个不断重复,这样一个新的习惯就产生了,在习惯下做事就成了自然而然的流程而非刻意强求了。

    二是学会时间管理。就是时间“四象限法则”,凡事要分清轻重缓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急事急办、要事要办、闲事不办,同时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 。1.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与你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2.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3.利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4.要事当先; 5.要有纪律;6.运用80%-20%原则;7.平衡工作与家庭。

    三是学会延迟满足,就是用意义感刻意与拖延症的暂时奖赏交换。最主要是把意义感植入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自我实现中,常常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生活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看得见的娱乐真的对我们很重要吗?拖延除了带给自身颓废还有什么呢?逃避是不是意味着解决?意义感会帮助我们坚强,内心的强大,永远胜过外表的奢华。

    最后,掌握一些辅助小方法,会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一是利用场景记忆。“视觉记忆系统”深处大脑的底层,是人类进化史上最久远的本能,比如说打猎完要记住回家的路,看到那片快成熟的小麦与自己巢穴的方位。而逻辑分析和概念记忆只是人类进入到智人时代学会的技能,这种记忆处在大脑的表皮层,他的进化史不超过七万年,所以视觉记忆功能远超概念记忆强大,我们只要将有助于记忆的形象,嵌入熟悉的场景中,就让记忆获得了成倍的力量。

    二是创建意群与故事。就是把要记忆的东西想象成有意思、有意义的一句话。比如圆周率的3.1415926535,可以编成一个故事“山颠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还有用指关节来记忆每个月份的天数,突出的指关节代表有31天的月份。为什么双11网购那样火,就是因为阿里巴巴把一个毫毛意义的日期融进了光棍剁手消费的故事,所以11.11这个日子脱颖出让人终身难忘。

    三是根据记忆力遗忘曲线,重复练习。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设初次记忆后经过了x小时,那么记忆率y近似地满足y=1-0.56x^0.06,这个规律系数因人而异,但规律不变,我们做的就是根据这个遗忘曲线的时间点,定期重复强化,有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四是先理解后记忆。理解就是从专注模式回到扩散模式,和你已认知的事物产生起联系或组块,这样更有利于记忆的加深。

    五是肌肉记忆。关于读书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哪怕是定期写点豆腐块,在朋友圈灌灌水,也比你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这就是强调的肌肉记忆,我们阅读一本书,如果只是阅读划线很难记住书中的要点,如果分享出来,好像是把爱给了别人,实际最大的爱益者还是自己。肌肉记忆就是我们在电脑键盘上的盲打,相信每个电脑爱好者都有这种感觉,如果要让你默写键盘字母的顺序不一定写得出来,但是当我们想要敲击某个词语的时候,手指并没经过大脑思考、只凭借肌肉记忆就能快速的敲击出对应的字母。

    六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除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减少畏难情绪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外,更重要的是在人性的底层,每人都有承诺一致的心理,团队学习,就是打卡坚持,起到一种互相监督的效果,对学习就更不容易放弃。

    七是用考试来检验自己。投入考试的一切努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包括一些基础小测试,如测试自己能否回想起知识点,还有备考时对解题能力的测试,在学习内容相同的前提下,如果比较同样一个小时的学习或考试,你就会发现用这一个小时来考试能学的更多,记的更牢,考试永远有让人精神集中的美妙效果。

    八是注意休息。懂的休息的人才懂的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范德克姆说,要有最佳表现就是管理好“停机时间”,目的是给电池充电。 休息就是在蓄力,精力用完了,效率也就等于0,在疲惫状态下,就算你意志力再强大,强迫自己继续学习,也都是无用的。

    想起了高中的一篇课文《卖油翁》中一句话:“我亦无他,唯手熟尔”,最近,总有人讨论是知识重要,还是认知更重要,我认为,纠结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好像也并不矛盾,知识也罢、认知也罢、价值判断也罢、才干也罢,大多数人还是正相关的,都是建立在学习之道深层功力上的外显,只要我们掌握了学习这种工具,我们就找到了融会贯通的独立感,毕竟所有素质的内容都是构建自己立体思维的最基本要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dd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