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是主题,是主旋律。
前天晚上,原本准备炸丸子,我们临时有事要出去,下午已经准备了丸子馅料,于是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丈母娘和儿子。等我们打电话询问的时候,儿子只说弄不成,话语中充满沮丧之情。
妻子回到家后,细问了前因后果,总结了经验教训:馅料加盐后会出水,等了一个下午后,已然是难上加难了。
白天都回到老家,忙于贴对联,等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休息了一下后,才稍有缓解,决定完成炸丸子这个任务。
现在人有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手段,凡事都可以通过百度来解决。妻子百度了丸子的馅料和炸法,我在一旁打着下手。
准备红白萝卜各一个,擦成丝,置于案板上,用刀从中切成适中小段,作为主料,红的热情似火,白的沉静如水,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洗干净的香菜一把,姜适量,切碎,作为调料,浓郁的香菜味儿在厨房弥散开来,这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材,散发着自然的纯真。它们是食材中的“催化剂”,食材和它们结合后,更加美味可口,更受味蕾青睐,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
取适量面粉、淀粉、盐,外加鸡蛋一个,和食材充分融合。呈现在眼前的馅料,青的青、红的红、白的白,宛如一个微型的自然天地,青山绿水,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格外养眼。
油早已在一边备上,火苗热情地亲吻着锅底,油分子起初沉默不语,马上就涌动开来。油要七分热就可以,掌握这个秘诀的人物还是爱人:把竹筷子放到油中,如起了沫儿,就正好。
我试了一下,恰逢其时,爱人开始滚起了丸子,圆圆的,不能太大,否则炸不透。丸子一入锅中,便被油儿热情地拥吻起来,“次次啦啦”地冒着热气,欢快地跳起了舞蹈,一刻不停地翻着、滚着。
随着一个个丸子下锅,整个锅中便呈现出非常热烈的态势,宛如一只只下河的白鹅,在热油中摆动着身躯,向四处游动着,忽而碰撞到了一起,忽而粘连到了一块儿,一双筷子需要上下翻飞、左右摆动,才能保持他们自由游弋的状态。
时时注意每一个丸子,刻刻观察它们颜色的变化,不时地用筷子去翻动它们。颜色较淡的要静待时机,而颜色较浓的就要不时地翻动,切忌一劳永逸,置这些可爱的精灵于不顾。说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活儿,火候颜色都要拿捏的非常到位,太淡了,捞出来没有炸熟,会直接影响到味道和胃口;炸的太狠了,颜色会很深,皮会很硬,影响色泽和美食效果。
随着下锅丸子的增多,需要不断的调大火力,原先的丸子已发黄接近发焦,用筷子把它们一个个夹出锅,它们便安静地躺在了盆子内,稍让它们休息一段时间,夹起来尝一尝,外焦里嫩,正是我们期待的效果。
原以为,风花雪月才是景,到后来才发现,柴米油盐皆是诗。扎根于柴米油盐, 积极参予食品烹调过程,用心体会食物随时间而发生的细微变化,爱粮食,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