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思考“合同”、“KPI”、“OKR”,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KPI是应该存在的,比如一个企业要控制风险和成本必须要KPI。
合同:双方约定,单位时间内做完一件事,及一些条条框框,超过时间,或者没有达到标准会有什么违约条款
员工可以用商务合同制吗?不容易实现,门槛太高,所以传统的员工合同,都是保障员工的利益
那么企业成本谁来承担?都由企业自己来承担,不靠谱把?有什么方式能把成本转移到员工身上?
这时候KPI的作用就出来了,双方约定一些条款,没完成会怎么样,完成会怎么样。
相当于,保证员工可以在企业长久发展的情况下,又帮助企业转移了部分成本。
且不说这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重不重要,在处理工作中,当员工发现他要提供成本的时候,不是天天坐着就能拿工资的时候,动力就会起来了。
但是有一个风险,如果这个边界定的不好,会有反效果。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从理论上来说,KPI是需要的,在过程中前期可能会有问题,但是长久考虑是一个指数的曲线。
换个角度来说:
其实就是绩效工资。一般是上级给下级打分。
这个主要会加大管理者的权限,避免底下人不听使唤你也拿我没办法的情况。
要拿高分高工资就是要让上级对自己的工作满意。
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多层级问题。
比如“员工A”比较心软,就给下级打分高。
但是我就觉得“员工A”负责的部分还不够好
我就给“员工A”打低分
不过弊端就是会比较官僚就是了
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一个企业文化问题,还是要回炉思考下要打造什么样 的团队
然后吸纳同样的人,去除不一样的人。(尽可能)
制度本身是一个补缺补漏的事情,而不应该成为一个主要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