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等人。
转瞬间毕业已经四年,去年此时开始的随笔写到现在也稀里糊涂凑到了10万字。接触自媒体也一年多的时间,各类写作轻博客也逛了不少,确实看到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写作改变自己,但看到更多的还是那些倒在半路的小作者们。如春上村树所说,写作的路子是很大的,不会因为一个作者进到文学圈,就把另一个原本当红的作者挤出圈子。同时他也提醒道,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这条路上即便有战友,也只是一时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战斗。
雏鹰
媒体的工作对写作大有裨益这话不假。因为接触的信息面广,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交织在一起,会有奇思妙想迸发。但一个好记者不意味着就是一个好作者,从记者转换到专业作家的成功者寥寥,商业领域的吴晓波算一个。其他领域当然有,但名气大、作品佳这两个标准往上看,至少我一时半会还数不出来。
说起吴晓波,其实他也历经了很长的蛰伏期。在《激荡三十年》的自序中,他写道,把三十年的中国商业史轨迹用文字写出来,注定是个艰难的挑战,但他退无可退,总有人要完成这件事。从一个商业记者到财经畅销书作家,再到天使投资人,一次次华丽转身背后必定藏有不为人知的血泪。
社会在转型这是大众的共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转型意味着新财富格局的形成,而想要做出改变适应转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动物世界》曾经播放过小鹰的成长过程:嗷嗷待哺的幼鹰需要从母鹰嘴里争夺生存的口粮,接着会被母亲推下悬崖,尝试学习飞行。无法飞翔的幼崽会因此丧命,幸存下来的会被母鹰折断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它们需要继续忍痛飞行,直到翅膀不断充血,长出更强壮的骨骼。
吴晓波
改变一定是伴随痛苦的。为什么记者转型成作家很困难呢?我的理解是,媒体工作是记录、输出别人的观点,这种工作状态长此以往会造成记者的大脑自动放空。虽然每天都会接触各类事情,但是主动的记忆很少。而作家的核心能力是输出观点,小说也好、商业书籍也罢,形成独立、能够自圆其说的一个故事或者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记者要想成为称职的作家,必须克服只是还原事件真相而不输出观点的逻辑,强迫自己形成独立于事件的思维能力。
《柏林谍影》的作者勒卡雷曾经供职于情报机构,他认为小说创作的本质是把真实场景和事件在头脑中形成的虚拟映像用文字表述出来。这让我联想到《国际杀手的真实回忆录》这部电影,剧情构思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一个小说家因为创作的特工小说非常真实,从而被反政府组织带入一场政治暗杀中。而真实的主人公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胖子,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演秀才杀鸡。创作过小说的作者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非常有认同感,因为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中去,实在是一份难得的观感。
写作的人
不着边际地说了很多,但这也确实是一年来密集写作的一些感悟。吴晓波曾说自己生活很顺,但我在复盘他的人生轨迹时发现,从复旦毕业,到新华社,再转型成作家,创立出版工作室,最后成为投资人兼自媒体大咖。我看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在用不断学习的姿态去进化,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不要着急,也别焦虑。去年此时,我的感悟是没有一蹴而就的成长。今年我想这样总结:躬着身子的人绝不是谦卑,而是为了跳得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