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④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被讨厌的勇气》④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作者: 木木子若 | 来源:发表于2024-09-21 21:00 被阅读0次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的王子亚历山大率军侵入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神殿里供奉着一辆战车。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在神殿支柱上的。

    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为此多年来不断有人试图解开绳结,可最后都是无功而返。直到亚历山大的到来,他一看绳结如此牢固,当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说:“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这就是有名的“格尔迪奥斯绳结”的由来。亚历山大的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强者思维,放之人生之中,那便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欢迎阅读《被讨厌的勇气》第3封来信——大多数的人是被忽略的人。

     

    致读《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友:

    一分秋意一分凉,野外繁露披衣裳。

    01我们的自由是如何被剥夺的?

    仿佛是眨眼之间,今日竟已是秋分,距离上次来信,已经过去了整整10天,可我毫无察觉。大抵是近来自然天气恶劣,让我胆战心惊,以至于忘了时间的飞逝。或许你也隐隐觉察到了,在自然面前,人的渺小和脆弱,即使是科技再发达,摧毁也似乎只是瞬息之间的事。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去探寻那所谓的爱吗?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若自觉“爱”太玄妙,那便想想“自由”吧。客观来说,“爱”的一种具象便是“自由”。匈牙利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裴多菲·山陀尔曾写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名句。

    那么,什么是自由呢?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这话你可能不陌生,但在人间摸爬滚打多年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还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对于生而为人的我们来说,都是不容易的。

    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是百余年前,圣人先贤倡导“自由”“平等”,而百余年后的我们仍在高声呐喊“自由”“平等”。乍看像是历史重演,细看却似历史回退。一切是否会重蹈覆辙,身在其中的我们不得而知,能确定的是,自一开始,我们的自由,不论身心,都在遭受着隐秘的剥削。

    为什么这么说?当你自我觉醒时,你就会发现,你生活的这个社会一直在将你规训、教化成为一个“听话”的人,而非“健全”的人。他们打着“为你好”“为你着想”等名义,殚精竭虑地为你安排好他们想要的人生,而一旦你的言行不符他们的期待,或者超出他们的控制,你必定会饱受他们的苛责、刁难,更有甚者不惜将你送入所谓的“改化”场所进行教育……

    纵然生命的意义在于不顺从,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折磨之下,人难免会选择顺从,假使“服从”能解决问题,那倒也不失为一种“壮士扼腕”之举,可惜“服从”之后是更大的凌虐。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并不在于你的妥协让渡,而是他们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会进一步希望你能更“听话”,更“懂事”,更“乖顺”,从而活得更像他们想象中的那般模样。

    02为你着想的背后到底藏了些什么?

    你可能会说,不会的,这一切早已是过去了。现在的人有自己想法、作为,他们独立、自主且内心强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罢了,与其去较真这一切的真假与否,不如一起聊聊我们都曾听过的“为你好”“为你着想”等言语背后到底藏了些什么吧。

    坦白讲就三个字——支配欲。至于这个人是父母、长辈还是上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试图以“为你着想”“为你好”的幌子来达到“控制你”的目的。而人之所以会反抗,是因为意识到“为你着想”“为你好”的背后其实是“为了我”这样的欺诈行为。

    往往年纪越小越能更为敏锐地识别到这种欺骗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规训越少,则感知爱与被爱的能力就越强。要知道,人对于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有着天然的向往和触感的。而成年后的我们之所以反应迟钝,只不过是因为社会化过久了而已,毕竟,人为了适应环境所能做出的适应性行为远超乎你自己的想象。但这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内心的冲突……

    也可以说,你所面临的一切烦恼都在提醒你自己要尝试勇敢的去做自己,而非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是的,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试想一下: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简直是荒谬至极,人人都只为自己着想,自以为是而活,那无疑是虚无主义。其实,在之前的来信里,我们就有谈过:人是活在群体之中,也只有在群体之中才能体现“个体”。这也就意味着,事实上人不可能做到“只为自己着想,自以为是而活。”

    这里所说的“为自己而活”其本质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活,而非为了满足或讨好对方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我想,没有比丧失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更为可悲的事了。

     

    同样的,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由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了。反之,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对方的想法时,自然也不会有“真让人失望”的惶恐和挫败感。

    换言之,如果你还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允许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也许你还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03课题分离真的这么神奇且有用吗?

    看到这里的你可有醍醐灌顶之感?或许现在的你更在意的是如何摆脱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这一困境。在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中,一直是以满足他人需求为优先级展开的,这促使我们在自我需求探索和满足上会感到异样的不适应。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满足他人需求”的本质是希望获得对方的认可和赞同,以阿德勒“目的论”角度出发,这背后涉及的依旧是——人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更直白点说是我们不想被别人讨厌。

     

    后来,这一点被康德称作“倾向性”。也就是说“不想被别人讨厌,是人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为此违背自己的初衷,而刻意迎合他人。因为真正的自我形成,在于对抗本能和冲动,讲白了就是不害怕被别人讨厌。换句话说,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对此,阿德勒提出了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观点——课题分离。具体来说,当你遇事的时候,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其辨别方法也是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即可。

    当确定是别人的课题时,就应该不主动干涉,若对方寻求帮助,再予以必要的支持与援助。同理,自己的课题也应自己主动负责处理,而不是寄希望于他人的改变。因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无一例外。

    看来下次来信,我们可以深入谈谈改变自己这个话题了呢。

    荣格说:比起好人我更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愿你我都能成为自己,加油!

    伴读者:木木子若

    2024.09.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④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ht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