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静谧的村庄如诗如画,贾书记又一次背着手从村子里转了一圈,这一次在村里转,和前几年可真不一样,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看到宽阔平坦的“民心路”上男女老少在悠闲地散步,贾书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记得那一年,贾书记上任了,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他,小楼有了,轿车有了,本可以和家人轻轻松松过日子,为啥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偏要当个村干部,何况村里的情况并不容乐观。
可当时的村两委处于瘫痪状态,没有集体收入,面对老党员们诚恳的邀请,面对父老乡亲期待的目光,他不能袖手旁观,只能放下自己的生意走马上任。他知道:再富不能忘本,自己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应该带领全村富起来,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走进村委会,六张学生桌便是当年办公室的全部家当。走出去,大街小巷垃圾遍地,水管漏水待修。他自己都数不清绕着村子默默地走了多少圈,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困难就摆在面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扭转眼前的局面,让百姓的生活走上正轨,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他坚信,困难是暂时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应该站出来。村里建设到处都需要用钱,他先从家里拿来垫上,有时让亲朋好友伸手援助。为了搞好村里的卫生,动员全村群众一起行动起来,他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做宣传,被人笑话像个卖老鼠药的,连个喇叭都安装不起。
听说要修路,当时有的村民说:“只要能修一条路,哪怕是1米5,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村里有的在外经商的人也说:“我们的愿望是回到家能有个停车的地方就行。”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村里修路,为村民修路,为学生上学修路。有人认为,他干个三年两年也就不干了,谁知他暗下决心: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干好,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村里中心文化广场上的墙上,醒目地写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贾国庆以及两委干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2017年,贾国庆和区扶贫办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一起到三门峡料峭种植基地取经,回来后就把投资四万元购置的两千多株连翘苗发反倒村民手中,指导全村81户村民种植连翘试验田,形成了“马家乡贾家村种植产业基地”,百亩连翘成了田间田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连翘开花了,金灿灿的连翘,不正像金灿灿的希望吗?贾书记在心里再次下决心: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让一棵棵银翘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2019年3月,村里招商引资流转村民土地165亩,成立了贾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村西建立了桑椹种植基地,为村民致富找到了突破口,不仅收到了土地租金收入,而且解决了一些不能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问题,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撂荒问题。
他心里清楚,农业生产基地的前景很好,为了更好地保障乡村振兴,下一步村西部继续扩大规模发展果树种植,种植恐龙蛋、西梅、巴旦木……
贾书记指着村委会附近的一片地说:“这里是今年刚种下的西梅树苗。”放眼望去,小树苗在春风里抽枝向上,一棵果树苗就是一片希望,三年后,这片果园将成为成为新的经济来源,将成为贾家村老百姓幸福的源泉。
看着村民的生活逐渐好转,贾书记没有忘记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为了让孝善文化成为贾家村的金字招牌,弘扬尊老敬老光荣传统,村里定期开展文明村民、好儿媳等评比,颁发奖状并公布在光荣榜上。
重阳节,为村里的老人举办百人饺子宴,过冬至,他自费为村里的老人每人买一斤肉。 老人们都高兴地说:“贾书记上任,给我们带来了福气。”周围人都说:“这么多年了,贾书记也真的不容易,他所受的委屈,他为大家做的一切,百姓都看在眼里。”
作为一个新时代共产党员,贾书记总觉得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自己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和标准还很远,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与焦裕禄、李贵他们相比差远了,我还得更加努力。”
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见贾书记为群众办实事的身影,每天都在忘我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以业务实绩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