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94594/7add410b4cd4c128.jpg)
忽然接到工会通知,让老师写一篇关于自己与读书的文章,望着掌中几乎片刻不离身的手机,竟不知不觉间呆了:是啊,自从家里有了电脑和智能手机以后,有多久没有认真的读书了?
记得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次进城少不了要进各种书店逡巡一番,看一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书法类、文艺类、小说类、音乐类等等皆有所好。特别是去周口时,位于七一路东段同和堂西边不远处,有一家规模挺大的书店,名曰“蓝天书店”,更是去了无数次。
蓝天书店的生意看上去还不错,老板比较面善,顾客也很多,不过也有很多人只看不买。书架之间分散着三三两两看书的人,有站在书架前缓缓漫步浏览书籍目录的;有靠在书架边一言不发认真阅读的;也有干脆坐在书店角落的地上,沉浸在书本里浑然忘我的。在这知识汇聚的“殿堂”里,虽然人头攒动,然而人们却异常安静。我想,这大概就是知识的魅力吧,喜欢逛书店的人大都有一颗敬畏知识的心。
而我常常一进入书店就忘记了时间,在里面一呆就是几个小时。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崭新的书籍,随手翻开一本书,那种书籍特有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对于讨厌读书的人可能感觉是臭臭的,对于我来说却是如此的亲切和清新。就像臭豆腐,不喜欢它的人捂鼻掩口,唯恐避之不及;而喜爱它的吃货则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端起一碗大快朵颐。
我在蓝天书店陆陆续续买了许多本书,以书法类音乐类和小说类居多,不过丢失了一部分,大都是熟人来借走的,天长日久何人来借渐渐遗忘,最后往往不知所终。这是我最为厌烦的,倒不是因为购买书籍花费了金钱价值几何,而是夺人所爱没有诚信缺乏原则。也或许,对方是出于健忘想不起书主人是谁,不知归还何处,乃属无心之举吧。
在丢失的书中,有两本我比较喜欢的小说,都是路遥的作品,一部《人生》,另一部是《平凡的世界》。在刚上班的时候,由于收入很低以及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心情凌乱情绪低落,正是这两本小说给予我力量与勇气,让我在困顿中坚持,在迷茫中前行。至今书中的一些句子仍让人印象深刻: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路遥《人生》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突然发现了网络上海量的阅读资源,于是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渐渐地实体书店去得少了,甚至连购买纸质书籍的方式也改变了,不是去马云家就是去狗东家网购了。就是不知道,七一路上的蓝天书店现今是否还在?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浏览网络上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读书网站,什么“17K小说网”,“起点中文网”,“百度读书吧”,“渣渣小说团”,“纵横中文网”,以及“和阅读”与“红袖添香”等等;各个读书网站上的资源犹如汪洋大海无穷无尽,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不断涌现呈井喷之势,可谓品类繁多包罗万象。
有人垢病网络文学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少时代进步所需的正能量,比如仙侠类、玄幻类、及穿越言情类等等,纯属消磨时光,毫无营养价值可言。实际上,网络文学的繁荣,恰恰佐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网络文学的快速成长,给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更多读书对象的选择。同时,也赢得了一部分大众的喜爱,甚至有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屏,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而风靡一时。改编自比较有名的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几乎都大获成功,比如有《何以笙箫默》、《琅琊榜》、《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如果蜗牛有爱情》、《翻译官》等等。
可惜对于网络文学,我一直没有能够遇到像《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那样触及灵魂的作品。有时,在网络上更多的是阅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教学书籍。现在终于明白,每个人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过程,书读的越多,对阅读时的愉快感受要求越高。
我相信,只要有一颗求知的心,书,永远百读不厌,百读不倦。
当走过万水千山,回首往日读书的时光,那浓郁的书香依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