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听朋友说起尖山,每每都滔滔不绝海吹神侃,让我不由得产生无限遐想,心驰神往,然而一直无缘得以相见。恰逢周末,有友相邀,便欣然前往。
尖山,在合阳县北,据说离我知道的潘家山不远,也属梁山山系,为梁山有名的“二十四峰”之一,因其山形尖峭突兀而得名。
我和朋友朝着尖山的方向从县城一路朝北。翻桥头河沟,过杨家庄,很快就看见了峰峦起伏、蜿蜒连绵的梁山山群。行驶至离山脚还有一段路程时,朋友找到了一个观看尖山的最佳位置,我们下车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远就看到了尖山。朋友说,尖山形态秀美,远观犹如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芙蓉仙女,因而又称“芙蓉峰"。的确,尖山尖,尖得峻峭,尖得挺拔;尖山翠,翠得郁郁葱葱,翠得生机蓬勃;尖山美,美得妩媚动人,美得超然脱俗。只这一远眺便让我心生爱意,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境,一探究竟。
路过车寺村口,我们先瞻仰了有名的龙槐古树,但见龙槐枝节盘错,纵横交错着从悬崖处突兀挺出,势如苍龙翘首,气势非凡。我想这一定是尖山长脉灵气延伸之故,树体壮阔,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难怪乎当地山民把它当神树敬畏和膜拜。
尖山越来越近,一股幽静清香之气扑面而来,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如丝带般随意飘逸于重峦叠障的山峦之间,道路两旁满山遍野到处是一棵棵、一丛丛、一片片的槐树,此刻,槐花开的正好,近看似雪,远观如云,白的纯洁,清爽香甜,沁人心脾,惹得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清风徐来,枝影摇曳,花枝起舞,鸟鸣啾啾,一阵风吹过,吹得槐花沙沙作响,吹得心田洁白如花。
行走间,忽然看见一位装扮淳朴的村姑正甩着皮鞭驱赶着羊群转过土峁,又很快隐入山林,那景致像是从画里走来,若虚若幻,刚刚进入视角,又匆匆即逝,耳边只留下牧羊女的歌声和响亮的皮鞭声。
由朋友引领,我们选择了距离山顶最近的一条道路,初时上山的道路不甚陡峭,顺着一条羊肠小路缓缓而行,几个人说说笑笑,也不觉累。不多时路上便多了石子,脚下渐渐难行,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柏树筋脉弯曲交错盘错在乱石洒落的小道上,筋脉凸起,饱经沧桑,一如这山上的血脉管道。
行至乱石滩,两块很大的石头特别显眼,此刻我已经气喘吁吁,甚觉疲累。坐在大石头上稍事缓歇,用目细看,在杂乱无章的石缝之间不知名的野花开得正艳,或窃窃私语,或点头微笑。更有一树树在石块的夹缝中顽强生存的柏树、松树,随着石块的行装扭曲着它们的身子,迎着阳光向上一路生长,美谈不上,但骨子里那股顽强,那股倔劲深深震撼了我们,不惧环境的贫瘠与恶劣,无所谓有没有欣赏的目光,只一路向阳,生枝发芽,茁壮成长。偶尔窜出探头探脑的小松鼠,站在石块上打量着我们这山外来客,又歘一下晃过眼前,逃进树丛。再看跟随着我们一起的朋友只有七岁的小儿,小家伙勇敢攀爬,不畏艰难,调皮的他戏言我们是在去西天取经,除了路难行还得谨防妖怪。
翻过乱石滩才算进入真正的爬山,在无路的悬崖峭壁间,一行人前拉后推互相协力帮助着才可攀爬上去。我中途几次心里都打起退堂鼓,没勇气再上,但朋友一边鼓励一边连拉带拽,我只得咬紧牙关跟着他们,在枝藤缠绕交错的荆棘树木中探寻着上山的路,一路前行。岩壁缝隙里拧出一簇簇不知名的树枝和花草,多情地扯着我的长发,拽着我的衣衫。
走过崎岖的小路才体会到了跋涉的快乐。登至山顶,一览众山小,所有的疲累瞬间消失,迎风而立,让风吹拂着面颊,舞动着长发,忽然间飘飘欲仙起来。风悠悠空谷来兮,雾蒙蒙深涧生烟,胸中律动着回归的欢快,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瑞端,顿然间心生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的感慨来。
山高人为峰。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目光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满眼的绿,墨绿、深绿、浅绿、黄绿,绿的树木,绿的草,苍苍翠翠,蓬勃向上。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四面苍峰翠岳,满山树木碧绿,山峦叠翠,绿树成片,绿草成荫,整个山脉绿得仿佛一座无瑕的翡翠,顿时心里充满无限希望。
山顶上看到了禹母庙遗址。听闻这是当年大禹的母亲常常在此登高远望儿子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山顶处这个仅仅几尺见方的地方修盖了禹母庙,从禹母庙前方遗留下来的集水池可以看出曾经有人在此居住修行。禹母庙虽然现在已经坍塌荒废,但前人对于禹母的虔诚和膜拜至今依然让我们敬畏,听闻当地山民们求雨祈福至今仍然拜祭的是禹母神,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了。
领教了尖山的险,也领略了尖山的美,黄昏时节下起了小雨,我们在斜风细雨微寒中下山。行至山脚下,回目仰望,尖山上新奇秀丽,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我在心里说:尖山,我还会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