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听过一个笑话,有个外国人到中国访问,中方接待中有位女士。那个外国人礼貌性地夸赞女士很漂亮,女士也客气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人听了后,心里想:“我不过是出于礼貌才称赞你的,你还要问哪里漂亮”。于是他回答:全身上下,都漂亮。
这只是个因为东西方语言差异闹的笑话,但也说明,同样一个字、词,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含义。
我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智者交流。我们和智者沟通的方式就是去理解那一个个由单字组成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经过我们大脑的思考,得出相同的观点,最后和智者达成共识。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我们都要成为有自我要求的读者,要追求具备诠释能力的阅读。
有时候,作者会因为一些模糊字、词的运用,或者是文章架构松散、行文逻辑不严谨造成读者阅读困难。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读者有较强的理解力,才能读出作者的意图。
语言与思想有关,它们之间,特别是单字与词义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一个单字可能代表很多不同的词义,而一个词义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单字来解释。例如,在这本教人如何阅读的书中,“阅读”这两个字已经出现了很多种意义。当我们阅读时,可能是为了消遣娱乐而阅读;可能是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也可能是为了追求理解力而阅读。
因为读者的理解力不同,关注点不同,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作者给出的一个讯息,你看到的是娱乐,我看到的是商机。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小朋友去发廊理发。他对理发师说了想要那种“闪电”型的发型,结果理完后,孩子崩溃大哭,他说:“我要的是Z,你给我理了个2”。
一群网友评论,有的当个笑话,呵呵一乐,说孩子有个性;有的说理发师要精进自己的手艺,要不然,连孩子都嫌弃你。
语言是传达思想的重要媒介,这就需要我们在传递、接受知识时——作者要尽可能地精准运用字、词;读者要加强自己理解力的提升,只有双方在思想上匹配了,才能让两个心灵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