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之前,我一直都认为,可以拿以前的经验来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今天,让我大失所望,大跌眼镜,大吃一惊。
讲到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其中一种类型—配套问题,原本想对于这个小专题只需要两个例题示范一下就可以。因为配套问题就是比例问题,而比例问题在我印象中应该是小学就学的滚瓜烂熟的知识。
上课了,例题示范:
例题: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68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刚好配成1套,那么需要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问按照这样分配每天一共能生产多少套?
分析:
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刚好配成1套,则大齿轮的个数:小齿轮的个数=2:3(这是关键的一句话,把配套问题转化成数量之间的比例问题),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到:大齿轮个数×3=小齿轮个数×2(在这里,居然出现了问题,不知道比例交叉相乘,提及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这才略恍然大悟。看来是比例的性质掌握的不牢固,不扎实,不会灵活运用)。
解:设需要安排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则需要安排(68-x)名工人加工小齿轮。
由题意得:
3×16x=2×10(68-x)
解得x=20
经检验,符合题意
所以加工小齿轮的人数为:68-x=68-20=48(名)
此时,每天可加工的套数为:16×20÷2=160(套)
答:需要安排20名工人加工大齿轮,需要安排48名工人加工小齿轮,每天一共能生产160套。
在这里,实际上,学生对这个方程还是不清楚,不明白方程左右两边这代数式代表什么意思。并且对于有些懒得在演草纸上把比例式写出来再调整方程的同学,这种列方程的方法更是被嫌弃。还有,就是计算总套数的时候,学生又迷瞪了。我在想,为什么会迷瞪?怎样重新调整一下想法或者方程的形式,能让学生更清楚些?
我又重新调整方程为:
16x÷2=10(68-x)÷3
(说明:这里的÷号书写时写成分数线,这样才符合代数式的书写规范,这里因文档涉及到公式编辑,不再调整)。就可以这样理解:大齿轮的总数是16x,每套有大齿轮2个,所以总套数为16x÷2,同理,小齿轮的总数为10(68-x),每套有小齿轮3个,所以总套数为10(68-x)÷3。两种表示总套数的方法,故它们相等,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方程左右两边的这两个代数式的分子分别是大小齿轮的总个数,对应的两个分母分别是大小齿轮的比例数,这样的方程简单整齐简洁。不仅如此,这样解出x的值后,等式左右两边都是套数,求套数时随便代入左右两边均可。无非就是解方程的时候多了一步去分母的过程,仅此而已。
按照前几届七年级学习的情况,在这里的讲解都是顺理成章,一点即通,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届有点意外。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解释学生才明白,才接受。
我在想,这情况,无关水平,关乎变化。
每一茬学生都是新的,每天都是新的,所谓经验,只是辅助。所以,我们教师的观念、教法不能总是旧的。否则,被淘汰,只是个时间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