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见你每天都写文章,哪有那么都东西写?
在此,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关于我们的思维。
我们的思维是能够不断增长的,
就是越思考,所能够产出的东西越多。
而不像书上讲的,要多读书才有的写。
我从去年秋天开始写作到现在,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过。
但依旧能够不断的输出。
这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写道德经的老子。
古代有那么多的书可读吗?
那时候资源匮乏,还没有纸,用的是竹简。
能写的多短就写的多短,字是刻到竹简上的。
全靠读者阅读理解作者的意思。
老子能够写出道德经,是他看书多吗?
不是,是他懂得深入思考,
短短5000字的道德经却藏着大智慧。
这是根据自然界的简单法则悟出来的。
就像,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许多人只想快速赚钱,
认为思维认知这些没有什么用。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无用之用的文章,
我们吃饭的碗,真正有用的地方是哪里?
是正中间空着的部分,用的是碗的空间。
外表的这些只是为了形成这个空间所做出来无用的东西。
看似无用却有着大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这个碗做成实心的,那就无法用了。
如果不用碗,我们喝汤,用手捧着,那也不行,烫。
所以,还是要搞来这个无用中空的容器来装。
这也就是对道德经中“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的理解
老子只是对所见的事物的所感所悟写出来的道德经。
这里在谈一下思维认知,
昨天群里有个小伙伴发了一个某商家的二维码,
说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领取0.15-8.88的随机红包
让快点撸羊毛,有的人已经撸了7000了。
于是有几个也开始扫码再次群发领取。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思考一下。
为什么大家马上就开始传播商家的二维码?
是这点蝇头小利的驱使,
而那个能短时间赚7000的人,
是因为积累了大量喜欢撸羊毛的人群。
所以,一呼百应。
作为没有资源的跟风者,不是更应该想想怎么积累资源?
以及想想怎样做一个也能够裂变的二维码让别人推广自己的产品?
而不是跟风发这些东西,
为赚几块钱,而骚扰自己微信里那仅有的几百个好友。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再来谈一下,关于写作灵感的问题,
有时不知道写什么了,
我通常会去回答问题,
偶尔也会去看别人的文章也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的,不入局才能更好的出局。
一般会去知乎上,回答关于创业,关于赚钱这方面的问题。
二般去头条上回答问题。
在解答对方问题的过程自然就引发思考,
而且报着想要回答的比他们好的心态去回答。
这样提升是最快的。
如果,你在自己所做的领域,
不知道如何输出更优质的内容时,
也可以去看看关于自己领域的问题,多去回答。
一来可以引来精准客户,
二来可以不断的提升自我思维认知。
从而形成马太效应。越来越好!
有的人喜欢复制别人的文章,
到处搬运也赚到了不少钱。
甚至比原创的赚的还多,
毕竟天道酬懒嘛,懒人有懒方法。
但我是喜欢原创的,
自己创作出来的内容哪怕烂了点都觉得欣喜。
就像平常自己不做饭,
偶尔做了顿饭吃着感觉分外香甜。
写作没什么技术含量,
把写的东西不断的向网络上发才是关键。当发的多了自然就会有许多关注,财富自然就来了。
昨晚,翻到一位公众号写手,97年的却有15万粉丝,写了3年,今年才学会变现,连续接了几个软文广告,赚了17万,这对我很有感触,一个不以写作变现为目的的写手,写了3年,只因为爱好,还是一个对金钱没有概念的学生。
也许,我们的目光可以放长远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