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二年级的科学课,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整节课师生配合融洽,老师亲和力强,是一节很不错的教研课。
课后,许多老师充分肯定这节课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看法主要集中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这节课的教材是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目标是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重点是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上课的老师首先以一张A4纸提起两位小朋友引入,激发孩子们对纸的研究兴趣,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认识神奇的纸。然后将一张白纸立一立后,再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学生取两本字典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把垫圈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重量。
之后,学生汇报了实验结果,得出了改变形状后纸的承受能力改变了。然后老师简单介绍了瓦楞纸的用途,如隔热等。再用十来分钟介绍和观察了锡箔纸,发给学生锡箔纸观察,看了一段微视频:四招玩转酷炫的锡箔纸。
这节课老师谈到对教材的处理是让孩子认识各种神奇的纸,白纸、瓦楞纸、锡箔纸。各种纸的神奇之处希望孩子们都能感知,确实,孩子们也大开眼界,感受到了纸的神奇。教材的编写,是一种纸(A4普通纸)为切入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引起的纸的差异。以某种纸入手,了解形状改变的力量的神奇,主要是认识形状改变的神奇。而经过老师的处理后,这个重点不再突出,而是加入了各种不同的纸去增大神奇的分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两种教学思路展示了老师们的不同思考,尤其是上课的老师,敢于创新,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课后我想了一下,两种处理教材的方法,我会倾向于选择哪一种呢?这节课还有哪些可以改进让其更上一层楼的地方呢?
首先,我想到了以前刘默耕老师谈到的处理教材的“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理论,对于孩子们有能力进一步探究的内容,是不是可以给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去探究呢?在研究瓦楞纸的形状改变动手实验历时很短,是不是太仓促?孩子们的探究充分吗?瓦楞纸的可探究的点很多,也并不难,是不是还可以往下继续探究呢?比如观察瓦楞纸,使用瓦楞纸进行比较等等。整节课涉及的纸很多,也各有神奇,可是仅止于神奇,仅止于学生惊叹,是不是还有点遗憾呢?把活动时间留给学生去亲历神奇,是不是更好?
低年级的科学课提出了课堂设计的两个要点是简单有趣,这节课非常有趣,是不是在环节设计能更简洁?涉及面更简单呢?整节课十几次语音提示,4段左右视频教学,是不是可以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听和看,或者尽量利用老师自身的讲述?多媒体使用过多,让学生跟着走,固然有优势,但也对学生的思维有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是不是变少了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