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这是余华在《兄弟》后记中的原话。
老一辈的生活
宋凡平与李兰的结合,代表着旧时代最后的人间爱情,他们相处的样子都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本应有的样子,渐渐的却成了多数人理想中的样子,成了书本中的样子,成了影视剧中的样子。
这两口子的离世,给读者留下了遗憾,也留下的幻想,幻想着世间还有这样的爱情。然而,故事往往不是幻想中的样子,就像现实的人生一样,没有谁能活成想象中的样子。
所以,男人叹世间难再有这样的女人,女人叹世间难再有这样的男人,这到底是人们对他人要求得过多,还是自我要求得太少?
光头们与社会
少年李光头的姓欲延续至今,他与电线杆的摩擦仅仅是一个开始,他们那一代好比是一群对社会窥探已久的野狼,都巴不得与现实产生各种摩擦。
现实的的教训告诉人们,为谁打抱不平都是一种超级愚蠢的行为。当初的无耻小流氓逼着兄弟远离那个女人,后来投资失败被投资人拳脚相加却却毫无怨恨之意,并一一还清他们的债务,同时对福利厂的残疾下属关爱有佳。
有摩擦必然有受益者和失利者,在这过程中性格是极少能接受住考验的,它在人的身上表现得时而安分、时而狂野,你猜不到它究竟于人间的利弊各有几何?
至于打着“道德”的旗号公然挑衅他人的底线的现实中的人,也像极了文革中打着“革命”旗号的商人一样,他们卖的不是商品,卖的是无耻。
昨天的历史是今天的镜子,历史属于那个时代,也不止于那个时代。所有的滑稽也好,荒谬也罢,也绝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就此消失。
之前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主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不善于表达,刚开始只觉得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后来我冷静下来,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搜罗,发现有人说“这批精致的利己主义”就是你们那一辈培养出来的。
彼时的我认为,那句话绝对不是埋怨,他说的才是人间真实。
《自私的基因》中写道:“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在《兄弟》中,从李光头表现出自私的那一刻,精致的利己主义就诞生了,他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茁壮成长,繁衍至今。
同样的,宋钢的那种毫无底线、毫无价值的善良也在今天续演着他的故事。
也就是说,今日之世界,富有的比李光头更富有,自私的也比李光头更自私;善良的也比宋钢更善良,悲惨的依然比宋钢更悲惨。
两个时代的对比
作者说:那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僵化保守,男女一旦睡过了就立刻双双贬值,新房变旧房,新车变旧车,只能去旧货市场交易了。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新时代人人都把自己比作陈年老酒,自以为经验越多越有价值,以前在普通市场交易,渐渐的向国贸、世贸中心靠拢。
与李光头的自私一样,他的欲望是那个时代的先锋,他引领着那个时代被压抑着的欲望,直到另一个时代的到来,集体欲望得以爆发。
时代的潮流就像池塘里的浑水一样,所有又人都像浑水塘里的鱼儿,从来没有谁能够做到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浑浊不堪的,是不堪入目的。
最后,说说个人感受
1. 不建议学生读这部作品,内容过于真实,甚至现实更加荒诞。
2. 前半部虽然有温情,但其主题讲述的是在革命洪流中的惨烈;后半部虽然走进了新的时代,但乘着改革开放之风起飞的,还有更多的悲哀。
3. 前者是新旧时代之际最后的人间炼狱,后者是欲望膨胀、金钱奴役人性、贪婪爆发的新起点。
4. 都说比“悲惨世界”还悲惨,我用“惨”与“悲”来总结上下两部(两个时代)的现象,当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5. 至于人物,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好,但最能令人接受的,可能就是宋凡平和李兰了。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李光头和宋钢:虚伪是虚伪者的遮羞布,善良是善良者的拦路魔。
2022年06月15日晚
公众号: 致浪解忧馆(可加书群)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
网友评论